姥爷对二姨家的陈怡表妹也不热情,虽然二姨婆家有钱,但二姨身受姥爷真传,而且更胜一筹。二姨不但每次去姥爷家两手空空,并且“雁过要拔毛”,临走二姨还要带走姥姥烙的油饼或者蒸的花卷。
商甲琰尤记初中二年级,有一回和陈怡洗完澡,因为澡堂距离姥爷家数步之遥,于是来到姥爷家打算喝口水再走。
待商甲琰和陈怡喝完水,第一锅葱油饼的香味钻入了商甲琰和陈怡的鼻子里,商甲琰和陈怡很想吃一张,但毕竟还没有修炼到二姨的高度,只是咽了咽口水不敢开口。姥姥麻利地把饼切好,递给商甲琰和陈怡说“吃完再回家吧”。
霎时小舅妈的脸想变,商甲琰和陈怡迟疑着,不知道接还是不接葱油饼。说时迟那时快,姥爷一声怒吼,“你们不能吃,吃了我们就不够了!”吓得商甲琰心脏病都快犯了,手直哆嗦。
陈怡当时气得就说:“姥姥,我们不饿不用吃。”遂叫上商甲琰,怒气冲冲地离开了姥爷家,无视姥姥哀怨的脸。而小舅妈假装好人,心口不一地说着“甲琰,陈怡拿上一张再走!”
“葱油饼事件”商甲琰从未告诉过父母,只是告诫乙瑾,以后乙瑾去姥姥家不要久待,更不要“食姥姥家一粟一米”,“拿姥姥家一针一线”。否则姥爷“至情至性”,不善虚以委蛇,言语之间会伤到乙瑾幼小的心灵。
姥爷身上的“闪光事迹”如果回忆起来,商甲琰必要三天三夜。
商甲琰最烦的就是既然姥爷和姥姥早已作古,为什么母亲还要继续被自己的妹妹弟弟利用?
商甲琰的两个舅舅结婚时,母亲贴钱。舅舅们的孩子出生时,母亲出力。现在二姨居然这么过分,还要母亲去给陈怡看孩子,只是管饭没有任何酬劳。难道老实人注定要吃亏一辈子?商甲琰愤愤不平地想着。
饭桌上全是商甲琰爱吃的菜,但商甲琰没有一点心情,勉强吃了几口味同嚼蜡。
父亲摇摇头,知道商甲琰一定生气了,遂劝甲琰多吃点。乙瑾脸上倒是波澜不惊,但是比往常多吃了一碗大米饭。看来“化愤怒为食量”,倒也是转移不良情绪的好办法。
作者有话要说:
☆、照看陈怡孩子引起的风波
晚上九点钟,商甲琰听见钥匙开门的声音,母亲回到家中。
不过反常的是,母亲并没有抢过乙瑾手中的遥控器,去观看所喜爱的肥皂剧。不过母亲坐下后就滔滔不绝地解说陈怡的孩子,说陈怡的孩子眼睛虽然不够大,但是皮肤嫩嫩滑滑,让人爱不释手。
这时商甲琰从乙瑾的卧室里走出,让乙瑾去上网。
乙瑾赶快去“接班”了,怕母亲借题发挥。乙瑾明白母亲的话意,母亲希望姐姐和自己,赶快结婚生个孩子,让母亲尽享天伦之乐。但是婚姻好比一栋高楼,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光图快就会偷工减料,造成“豆腐渣工程”,很快就会倒塌。比如时下流行的“闪婚”,闪电结婚又闪电离婚。
商甲琰带着不满的语气对母亲说道:“妈,请您以后不要去帮陈怡看孩子了。二姨一家三口加上陈怡的婆婆,人手足够了。”
母亲却反将一军说道:“甲琰,你要是能结婚生个孩子,我就帮你看,不用去抱陈怡的孩子了。”
“妈,我没有当家庭主妇的理想。”商甲琰忍不住顶了一句。
“甲琰,你从小就有不少理想,到现在没有实现一个。你看看陈怡,嫁给马青云后,天天不用上班,闲的时候去逛逛街做做美容,过得多幸福。”母亲虽然有点不高兴,还是耐心开导着商甲琰。
“陈怡如果没有个好爹,能嫁给马青云吗?再说陈怡本来就有好工作,硬要辞了。人那就怕没有自知之明,以为自己是公主,到哪里都受欢迎,可惜辞工以后连工作都找不到。”商甲琰想起陈怡办的蠢事,就幸灾乐祸几近嘲讽。
可能商甲琰的话太刻薄,让母亲感到反感,于是驳斥道:“陈怡最起码还嫁人了,你还不如她呢。”
“我不认为陈怡有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是个庸俗的家庭妇女罢了。”商甲琰认为母亲偏袒外人,说话越发尖利。
“人家比你强,你就不服气。我看你就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母亲针尖对麦芒,用话语刺激着大女儿。
“我的命不好,也是您生的。”商甲琰口气也很冲。
眼看母女之间的矛盾再度激化,父亲和乙瑾都从卧室里出来劝架。
“琰琰,怎么能和你妈这样说话呢?你妈对你多好,天天变着花样给你做饭。脏衣服来不及洗,你妈就帮你洗了。”父亲的劝说让商甲琰有所触动,脸色变得缓和。
“姐,吵架不能解决问题。深更半夜的,邻居听见也不好。”乙瑾劝说道。
毕竟面对的是亲生母亲,商甲琰只能退让,于是说道:“妈,您这么大年纪了,我不想您累着了。”
母亲看见大女儿说了软话,也放低声音道:“我在家反正也没事,就当锻炼身体吧。”
“那您注意身体,感到累了就不要去了。”商甲琰说完进了自己的卧室。
“我没事的。”母亲打开电视机去看韩剧了。
作者有话要说:
☆、厚道的母亲
商甲琰和母亲虽然和好了,但商甲琰知道那不过是暂时的。好比看似平静的水面,实则暗潮汹涌,不定什么时候就会以决堤之势,泛滥成灾。
商甲琰知道今天不该和母亲吵架,但是商甲琰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姥姥生前是和小舅过,每个月母亲还要给小舅50元钱,在今天看来不算什么,但那可是十年前,母亲的月工资才400多元。
当时母亲隔三差五地去姥姥家,还和乙瑾带着姥姥去洗澡。直到姥姥80岁那年,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离小舅家最近的二姨借口腰椎间盘突出,无法伺候姥姥,不过二姨打起麻将来,一天一夜也精神百倍,从未觉得腰疼。三姨家“太远”,骑小摩托车来姥姥家要十分钟,再说三姨还要“下岗再就业”,理由也是冠冕堂皇。大舅小舅就更别提了,自小大舅小舅就被姥爷“娇生惯养”,根本指靠不上去服侍姥姥。
关键时刻,母亲又一次“挺身而出”。每天都去给姥姥喂饭擦身,如果姥姥便秘了,母亲还用手帮姥姥抠出来。整整三年,母亲护理着姥姥毫无怨言。等到姥姥过世以后,大舅小舅还算有良心,认同母亲的功劳。二姨三姨居然腆着脸说自己有份伺候,不过母亲倒也没有计较,说姥姥照看过甲琰和乙瑾,伺候姥姥天经地义。
家里现在住的这套房子,是二姨夫帮助买的。当时二姨夫是群英钢铁厂的厂长,买套集资房易如反掌。不过母亲连着几次都没买上合适的房子,因为二姨夫给母亲的户型都是别人挑剩下的。
等到群英钢厂倒闭,二姨夫在“台上”的最后一年,母亲终于心想事成,买上了理想的房子,三室一厅99平方,稍微遗憾的是四楼。装修房子的时候,二姨帮着找的师傅,手艺不错价格也适中。
原来在物资局分的那套老房子,设计不合理,卫生间没有地漏,无法安装淋浴器。夏天也只能擦擦身,还要跑到很远的地方去洗澡。当母亲搬到群英钢厂,第一次在家中的浴室洗澡时,心情特别激动。
后来二姨的腰椎间盘突出做完手术后,躺在床上不能动。厚道的母亲决定“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因此母亲衣不解带,代替陈怡伺候二姨一个月,直到二姨痊愈。
作者有话要说:
☆、住到钢厂家属院不是幸福的事
不过商甲琰倒没觉得,住到钢厂家属院是件幸福的事。
二姨只要和母亲在一起,就会提及为了帮母亲买房如何殚精竭虑,只差没有说“赴汤蹈火”了。但据商甲琰的了解,如果当年买偏远一点的位置,商品房也就是那个价钱。而且钢厂的房子房产证上写的还是二姨的名字,商甲琰担心若干年后会有官司的缠绕。母亲却说商甲琰“小人之心”,二姨绝对不会侵占房子,那可是一母同胞的亲妹妹。
商甲琰告知母亲,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天天都有为房产打官司的新闻,不要说什么亲姐妹兄弟,就连父子母女之间的案例也是数不胜数。
商甲琰劝母亲说,让母亲抓紧时间和二姨一起去过户,免得夜长梦多。
母亲却让商甲琰碰了一鼻子灰,说不用甲琰瞎操心。
商甲琰记得小学时代,钢厂在群英市是屈指可数的大厂。当时的厂长和市长平级,都是抗美援朝回来的英雄人物。如果有人想去钢厂工作不亚于现在去“公检法司”当公务员的难度,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钢厂自己发电供水,凡是职工家中只要象征性的交一点就行了。每到周末还免费放《少林寺》,《泉水叮咚》等电影,那是商甲琰童年时最刻骨的回忆。
因为要为连家属在内的一万多人提供洁净,所以钢厂的澡堂在群英市最大。商甲琰小学时的几个女同学听说商甲琰能去钢厂洗澡后,多次恳求商甲琰,想用商甲琰的洗澡证“鱼目混珠”去钢厂洗澡,体验一下淋浴冲身的幸福。商甲琰开始怕被澡堂的人发现,不同意外借洗澡证。后来这几个女同学发现商甲琰爱看连环画,就和商甲琰商量,每用商甲琰的洗澡证一次,就花五分钱请商甲琰到书摊上看两本连环画。就这样商甲琰成了书摊的常客,连环画也伴随着商甲琰的小学时代。
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控,计划经济走向了市场经济。诸如钢厂这样的国有大厂,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溃不成军。二姨夫继任厂长后,多方筹集资金转产,但是由于人员技术落后等根本性问题,二姨夫还是未能力挽狂澜,钢厂职工纷纷买断工龄自谋出路。
钢厂家属院交给英南社区管理,每户每月交上5元卫生费让吃低保的人打扫卫生。除了创卫的时候,商甲琰能见到一天数次的清扫,一般来说中午以后,钢厂家属院很难见到干净的路面。逢到大风肆虐的日子,楼道里铺满了纸片和塑料袋等垃圾。由于多年的车辆碾压,钢厂家属院的路面到处是坑洼起伏。明南社区只把通向他们工作场所的小路修理平整,其他的路况一概不管。
钢厂的一些下岗职工由于年龄偏大,无先进技术在手,只得在家属院摆摊设点,卖点鞋垫袜子等小东八西,换几个零花钱让手头松动些。于是乎更增加了路面的拥堵,也形成了钢厂家属院特有的一道“风景线”。每次商甲琰骑车过去时,要么绕路而行,要么小心翼翼以免损坏地上的商品。
商甲琰的姥爷是钢厂的第一代技术人员,母亲在家属院有很多故友。经常会有人自告奋勇地为商家女儿介绍对象,甚至不惜推上子侄辈,让其担负着“拯救剩女”的重任。
商甲琰每次都铿锵有力的回绝,说是不想耽误看书的时间。乙瑾开始还抱着试试的心态相了几次亲,后来发现相亲对象百分之九十五都是D男,也不再劳心费神地应酬母亲的故友了。
商甲琰讽刺说道,倘若是一个家庭条件优异,“秀外慧中”的男人,怎么会沦落到用媒妁之言,来完成繁衍人类的使命。
母亲搬到钢厂家属院后,在极大程度上方便了母亲和娘家人的往来。比如二姨大舅经常来家吃饭,美其名曰“大姐做饭好吃”。三姨隔三差五来商家“指导工作”,比如商甲琰有没有过时的衣服鞋帽,让三姨拿去给三姨夫老家的亲戚;比如商甲琰洗衣服洗澡时不要“浪费”太多的水,家庭用水要控制在一个月一到两吨;电动车不要存在车棚,可以用九牛二虎之力把电动车推上推下,以免地下室闲置等等。
商甲琰每次看见三姨来,或者赶紧出去,或者躲进屋里上网,期间连厕所都不敢去。
好在小舅家离商家较远,再说小舅是领导身边的红人,每天要陪领导交际往来,就连母亲的生日都分身乏术,怎么会有空来商家议论家长里短?
商甲琰后悔不该跟着家人搬到钢厂去住,商甲琰尝试提过回老房子住,但是被父母拒绝了。理由是“房子已出租,租金纳入家庭收入,单身女子独自居住不安全”。
商甲琰听到这句话很伤感,是啊,经济主导一切,谁让商甲琰不是房子的主人,不能合法支配房子。
事已至此,商甲琰只能用汪峰的那句歌词“光明就在远方”来激励自己,继续在荆棘的买房之路上前行!
作者有话要说:
☆、大风肆虐的天气
昨日还是和风丽日,今天早晨大风却骤起,咆哮肆虐着群英市。
商甲琰骑着电动车前往专卖店,漫天黄沙狂舞,眼睛只能勉强睁开一道缝。幸好风是顺着上班方向,否则商甲琰要迟到的。
二十年前,群英市是全国有名的产煤基地。煤矿产业带动了电力,钢铁,化工,冶金等工业,蓬勃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商甲琰上初中以前,每当狂风大作,脸上手上等露在身体外面的皮肤总是被灰土和煤屑覆盖。
群英市的市民都在盼望有蓝天白云,抑或风雨过后见到彩虹。好在近十几年来,群英市转变思想,由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变为以农业,旅游业为主的新型绿色城市。虽然群英市还是干旱少雨,但至少市区也是绿树环绕,花草繁茂。
不过沙尘天气虽然在群英市消失不见,但是春秋季节的时候,偶尔还会有大风扬尘。
商甲琰到达专卖店,把电动车推进屋中,合上了玻璃门,坐在椅子上拿起包里的《潋滟江山》看了起来。
自从商甲琰上次观看的官场小说《市委班子》,被来店的同事看见脸呈惊异之色后,商甲琰就不在店里看有关历史官场之类的小说。想想也是,一个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应该随大流看言情穿越小说,不要对政治过度关心。
又是架空历史,周朝的皇帝怎么会姓“赵”?怎么会被契丹侵略?商甲琰发了一句感慨。
不过既然网上对《潋滟江山》很推崇,这样的天气又绝不会来顾客,商甲琰还是继续钻研下去了。
正看得入神,玻璃门被轻轻推开,挤进来一男一女,原来是段翠和严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