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缓开关。在上师面前时,应断除身体的弄姿作态,表情的喜笑颜开或阴险愤怒
等,也应舍弃说妄语、未经观察的胡言乱语、戏耍玩笑等滑稽语,以及无意义的
无关绮语。应怀着恭敬畏惧之心,舍弃无所谓的心态等,当修学寂静的威仪。如
《功德藏》云:“上师起时莫安坐,坐时问安供受用,若行莫随前后右,踏垫坐
乘等折福,不应猛力敲师门,舍弃弄姿笑怒容,妄乱玩笑无关语,三门寂静而依
师。”
假若有其他的补特迦罗辱骂、嗔恨上师,自己不应与其为友,如果以自己的能力
可以制止他们的邪见和詈骂等,就应当去制止,若无能力则不应与他们畅所欲言。
如《功德藏》云:“詈骂嗔恨上师者,不应为友尽力止,畅所欲言增大罪,失毁
一切诸誓言。”
此外,对上师的眷属和金刚兄弟姐妹们也是同样,无论相处多久也不应生厌烦心,
和睦友好相处,犹如腰带一样;无论暂时遇到任何事情,都应舍弃骄慢,来往融
洽,犹如食盐一样;对方的恶语中伤,无理争吵,或施加难以承受的压力也要尽
力忍耐,犹如柱子一般。所以应(和睦)相处,(恭敬)依止。如《功德藏》云:
“和睦相处如腰带,融洽交往如食盐,极具忍耐如柱子,亲近师眷与道友。”
(三)(最后修学上师的意行)者:这样依止上师的一切方法已明确后。譬如,
依止胜妙水池的天鹅不会搅混池水,而是轻盈嬉戏,尽情享受;蜜蜂飞入花丛中
时,不会损坏花的色香,而是吸取精华后便离开。同样,我们应当了知:无有疲
倦、不厌其烦地依教奉行,受持上师的意趣,依靠信心和精进的近取因,住于上
师圣者心相续中的一切闻思修的功德能融入自己的相续中,就象从一标准瓶倾入
另一标准瓶中一样。如《功德藏》云:“如依胜池之天鹅,蜜蜂品尝花汁味,恒
时相处稀奇行,无有疲厌持师意,信心近取得功德。”
上师、圣者行持菩萨行、积累福德、智慧的广大资粮时,自己也应发心供养微薄
的财物受用或身语劳作,甚至仅以意念随喜等结上善缘,这样由圣者的无上发心
力所产生的一切善业资粮,圣者获得多少自己也将同样获得。例如从前两个人一
起前往卫藏(拉萨)。一个人除有少量的豆粉外没有其它口粮。他把少量的豆粉
放入另一个人的许多精白的糌粑中混合。过了几天,有许多糌粑的人说:“你的
豆粉差不多用完了吧,我们去看看有没有用完。”(然后两人)去看,“噢,现
在豆粉还没有用完”。这样看了许多次豆粉一直还是没有用尽。最后只好所有糌
粑一起吃完。同样,他人造善业时,仅以少许财物供养或身语劳作等结上缘,也
将获得同等的善根。尤其是上师、善知识暂时的指派或信使,甚至包括清扫上师
的居室在内,都是无误资粮的圣道,应当尽力精进行持。如《功德藏》云:“决
定行持善法者,胜师广积二资时,彼中皆能结上缘,役使信使清扫等,极劳具果
胜资道。”
上师是皈依处和积累一切资粮的无上福田,再没有能胜过上师的了。尤其是上师
灌顶传法时,十方三世诸佛及佛子的大悲心和殊胜加持融入于上师的相续中,并
且安住于与诸佛无别之中,所以,其余时间百千供养不如此时供养一口食物的福
德大。修习一切生起次第时,如果了知形象虽然是某某本尊,而本体除了自己的
根本上师外,无有其他,则能速得加持。在相续中欲生起圆满次第的智慧,唯以
对上师的诚信恭敬与上师的加持力和合,自相续中就会生起上师心相续中所证悟
的智慧。所以,修持生圆次第等一切圣道的所修之本体都可包括在上师本性中,
一切经典、续部中都说上师乃是真佛。如《功德藏》云:“何为皈处资粮田,修
师瑜伽内外二,所修生圆体摄师,经续说师为真佛。”因此说,上师的密意安住
于与诸佛无二无别之中,为了引导我们这些不清净的所化众生而化现为补特迦罗
的身相。
上师在世时,(我们)应当精进依照上师教言修持,并以三种承侍的方式使自己
的心与上师的智慧成为无二无别,如果不那样,上师在世时没有承侍供养,不依
教奉行,而当上师不在世时却绘制影像或说些进行修持(上师瑜珈)、修习实相
之类的话,然后寻找另一甚深法,不具备使上师心相续中的断证功德融入自相续
的诚信恭敬,不进行祈祷等,这是所谓的“能修所修相违”。(要想)在中阴界
中能面见上师指引道路等,这也需要自己无量的诚信恭敬,与上师的悲心愿力聚
合才会产生那样的结果。当然上师不可能亲自去中阴界,如果自己没有诚信,不
恭敬上师,无论上师多么贤善也不可能出现在中阴界为你指引道路。如《功德藏》
云:“凡夫愚者绘像修,上师在世不承侍,不知师意修实相,能所修违诚可悲,
无诚中阴见师难。”
首先观察上师,所谓的善巧观察是指在未结上求灌顶求传法的缘份之前善加观察,
之后如果是具足法相的上师则依止,若不具足法相则不依止。已经依止了上师后,
上师无论什么行为都应看作是善妙的,思维全部是功德,生起信心并观清净心。
如果生起恶分别念,则会产生不可思议的过患。
所谓的观察上师,本来是指需要经典续部中所说的一切功德具足的一位上师,尤
其是心相续中具有菩提心,这一条件一定要具备。总而言之,观察上师可以摄于
观察是否具有菩提心这一条件中。如果心相续中具有菩提心,从今以后不可能不
成办弟子们今生和来世的一切利益,这位上师所传的正法也是与大乘道相关的,
所以,所有的弟子也会趋入正道中;(如果)不具有菩提心,上师被私欲所牵,
便不可能很好地调伏弟子的相续,所传的法无论多么甚深希有,但最后只能是为
了寻求现世的利益而已。
因此说,观察上师的一切要点可以摄于观察具不具有菩提心这一条件中。如果自
心相续中遍满菩提心,则无论他的(外表)装束等如何也应依止。若自相续中远
离菩提心,即使表面上暂时的出离心、厌离心、专心修法以及威仪如法等如何善
妙,也不应依止。但是,对于那些自相续以隐匿形式而住的高僧大德们,我们这
些凡夫人无论怎样观察也不能了知他们不共同的功德;还有些狡诈、欺诳者,利
用装模作样骗人的“善巧方便”装作圣者(因此难以分清真假,这时),依止自
己生生世世有缘的上师很重要。即:仅仅见到上师或听到上师的语言,甚至只听
到上师的名字也会周身汗毛悉竖,激动万分,生起无比信心,心情也马上改变了,
这说明他是自己生生世世的上师,不需要观察(也应依止)。
据说,从前绒顿拉嘎告诉米拉日巴尊者说:“你生生世世的上师是住在南方卓窝
隆寺庙的圣者大译师马尔巴罗扎,你应当前往(南方依止他)。”米拉日巴尊者
仅仅听到马尔巴尊者的名字时,对尊者的不共信心油然而生。米拉日巴尊者暗自
下定决心:纵遇命难也一定要去拜见上师,并要受持上师的意趣。后来亲自去拜
见上师的时候,马尔巴尊者则以耕田农夫的形象来迎接米拉日巴尊者,在途中相
见时,虽然米拉日巴尊者没有认识上师,但当时,自己今世的敏锐分别念全部当
下便消失了,他怔怔地站在那里。总的来说,对于上师(的看法)也是与自己内
心清不清净以及业力有关。所以,自己得过正法窍诀的恩师,行为如何都应当不
离真佛之想。如果自己没有宿缘,则无有值遇贤善上师的机会,若自己内心不清
净,值遇真佛也不会见到他的功德,以自己往昔业力遇到受过恩德的上师非常重
要。
中间依止上师时,何时何地都应当不顾寒热饥渴等一切困难,依照上师的言教行
持,以诚信恭敬祈祷。自己暂时的一切所作所为也应请示上师,上师如何吩咐,
就如何去做,应当以坚定不移的诚挚信心依止上师。
所谓最后修学上师的意行,是指对上师圣者的一切行为善加观察之后,自己也全
部按照那样去修持、依教奉行,如世间俗语云:“一切事情即模仿,模仿之中能
生巧。”总之,修持者也是模仿往昔的诸佛佛子的行为。弟子依止上师也是同样
随学上师的一切行为。所以,上师的意趣行为是怎样,(弟子)相续中也应当得
到。譬如:弟子依止上师应当象神塔小像从印模中取出来一样,印模中有什么样
的图案,全部会显现在神塔小像上。同样,上师心相续中有怎样的功德,弟子也
应与上师相同,即便不能完全相同,也一定要有基本与师相同的功德。
因此,首先应当善巧观察上师,中间善巧依止上师,最后善巧修学上师的意行,
这样的弟子无论如何也会趋入正道。如《功德藏》云:“首先善巧观察师,中间
善巧依止师,最后善巧学意行,此人必将趋正道。”因此说:幸遇一位具有一切
功德的殊胜善知识者,依止时应当不顾惜身命,象常啼菩萨依止法胜菩萨、大智
者那诺巴依止圣者谛洛巴、米拉日巴尊者依止马尔巴罗扎尊者那样。
常啼菩萨是如何依止法胜菩萨的呢?从前,常啼菩萨寻求智慧波罗密多法门时。
一次在一片旷野上,从空中传来这样的声音:“善男子,前往东方,将会听闻到
智慧波罗密多,不要在意身体劳累,昏沉睡眠,寒冷炎热,白天黑夜,也不要左
顾右盼,应当勇往直前,不久你就会获得智慧波罗密多的经典,或将听闻到具有
智慧波罗密多的说法比丘,那时,善男子,你应在此圣者前听闻智慧波罗密多,
对他生起本师想,并且恭敬正法,随后依止而行,若看到他享受五种欲妙,也应
了知那是菩萨们的善巧方便,不应不起信心。”听到这些话后,他便前往东方,
没走多远,他意识到:“我怎么没有问问那声音,(需要走多远呢?)现在,我
根本不知道宣讲智慧波罗密多法的地方,到底往哪里走呀。”他失声痛哭,并且
暗下决心:乃至未听闻到智慧波罗密多法门之前,我决不在意辛劳疲惫,饥饿干
渴,昏沉睡眠,白昼夜晚等,犹如死去了独子的母亲一样,没有其他的作意,
(不知)何时才能听闻到智慧波罗密多法呢?想到这里,他非常痛苦。
这时一位如来的身相出现在他面前,先赞颂求法的功德,后告诉他说:“距离此
地五百由旬的地方有一名为“香积”的城市,由五百个七宝装饰的花园围绕,一
切功德吉祥圆满,位于十字中央的是法胜菩萨的七宝宫殿,其周围达一由旬,并
且花园等受用圆满。法胜大菩萨及其眷属六万八千女众一起享受五种欲妙,尽情
享用欢乐宴会,快乐无比。在那里法胜菩萨三时为众眷属宣讲智慧波罗密多,你
亲近他,就会闻到智慧波罗密多。”常啼菩萨听到这话后无有其它作意,当时他
听闻到了法胜菩萨在那里宣讲的智慧波罗密多法语,也现前了许多禅定法门。并
且也见到十方世界无量佛在宣说智慧波罗密多,他们说法之后,赞叹法胜菩萨,
然后不见了。
常啼菩萨对法胜菩萨生起了无比的欢喜心、信心和恭敬心。他想:我应以怎样的
方式前去拜见法胜菩萨呢?因我非常贫穷,没有衣服、珍宝、妙香、珍珠等任何
资具来供养善知识??法胜菩萨,所以我应当以出卖自己的身体,以所得的资财供
养法胜菩萨。从无始轮回以来我曾卖过无数次身体,并以贪欲的因,无数次身体
堕入地狱,遭砍割而虚度,但都不是为了求得这样的正法,也不是为了供养这样
的高僧大德。于是他就到集市中心高声叫卖:“谁买人?有谁想买人?”但是,
因为魔王波旬对常啼菩萨为正法如此苦行生起了嫉妒心(从中作梗),所以任何
人都没有听到常啼菩萨的声音。他没有找到买自己身体的人,便到一旁悲伤哭泣,
泪水夺眶而出。这时,帝释天王想观察常啼菩萨的意乐,便化为婆罗门的身相,
来到他面前说:“我不需要人,但我要做一次供施,需要人肉、人油以及人的骨
髓,如果你卖,我可以给适当的价钱。”常啼菩萨立即用利刃穿破右手,鲜血喷
出,又割下右腿上的精肉,准备到墙角下断开骨骼而取骨髓时,一位商主的女儿
从楼顶看到了这种情景,来到常啼菩萨面前问:“善男子,你为什么这样痛苦折
磨自己呢?”常啼菩萨向她讲述了为了供养法胜菩萨而卖身的经过。她又问:
“那么对他做那样的承侍会得到什么功德呢?”常啼菩萨回答:“他宣讲诸佛菩
萨的善巧方便法,以及智慧波罗密多,若对此修学,则获得一切遍知,并将具足
佛的许多功德,还能够将圣法如意宝给一切众生分享。”“为了那些功德中的每
一份功德,即便是舍弃恒河沙数的身体也值得,但是,请你不要令自己受这样的
疼痛,你供养法胜菩萨所需要的一切资具我可以给你,并且我也与你结伴前去法
胜菩萨面前(闻法),我也希望得到那些功德,增长善根。”此时,帝释天王也现
出了自己的身相对常啼菩萨说:“我是帝释天王是为了观察你的意乐而来,你想
要什么我可以赐给。”常啼菩萨说:“请赐予我佛的无上功德。”帝释天:“这
不是我的界境。所以无法赐予。”常啼菩萨:“那么,我的身体要完全恢复不需
要你费力,我可以依靠真实谛的加持。”是什么真实谛呢?他说:“愿以诸佛不
退转授记的真实谛,与我自己坚定不移的殊胜意乐的真实谛以及此等真实语使我
的身体恢复如初。”说完身体便与从前一模一样,帝释天也不见了。于是,常啼
菩萨与商主之女一同去了她父母家中,讲述了事情的经过之后,取了许多供养的
资具,商主的女儿及其五百名侍女一起坐上马车与其父母及其众多随从一起奔赴
东方。
(不久来到了)香积城,见到法胜菩萨正在为成百上千的眷属宣讲正法。见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