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0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08-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且累拟进爵,基再三辞谢,所以基功不亚善长,善长封公,基 
只封伯,这是基所自愿,并非太祖薄待。表明刘基谦德。小子 
有诗咏明初功臣道: 

           入朝拜爵作公侯,功到成时应重酬。 
            不是沙场经百战,旗常安得姓名留。 

     太祖既封功臣,尚有一篇议论,表明开国情由,容小子下 
回再述。 

… Page 129…

明史演义                                                               ·123· 

      关中四将,毫无智略,一经大敌,非降即死,此所谓乱事 
有余,成事不足者也。张良臣降而复叛,力竭被杀,事虽未成, 
心尚可恕。王保保为将门子,乃前败于太原,后败于沈儿峪, 
屡蹶不振,孑身远遁,明祖称为奇男子,得毋为不虞之誉耶? 
元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昔在燕都,好预军事,以致瓦裂,嗣入 
应昌,未经迎敌,即已狂奔,嫡子被俘,母妻不保,是殆所谓 
景升之子豚犬耳?然尚得苟延残喘,幸存宗祀者,得毋由元世 
祖之待遇宋裔,犹为尽礼,天特留之以示报欤?然明祖之封侯 
赐第,禁令献俘,亦不可谓其非仁,宜乎其遗祚之长,不亚唐、 
宋也。 

… Page 130…

明史演义                                                               ·124· 

     第十七回 降夏主荡平巴蜀 击元将转战朔方 

     却说太祖封功臣后,又赐宴三日,宴毕,群臣入谢,太祖 
赐坐华盖殿,与论开国原因,怡然道 :“朕起乡里,本图自全, 
及渡江后,遍览群雄,徒为民害,张士诚、陈友谅,尤为巨蠹, 
士诚恃富,以昏庸败。友谅恃强,以卤莽败。朕独无所恃,惟 
不嗜杀人,布信义,行节俭,与卿等同心共济,初与二寇相持, 
士诚尤逼近,或谓宜先击士诚,朕以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 
骄必喜事,器小无远图,所以先攻友谅。鄱阳一役,士诚不能 
出姑苏一步,为他援应。若使先攻士诚,姑苏坚守,友谅必空 
国而来,那时恐腹背受敌了。至北定中原,先山东,次河、洛, 
兵及潼关,尚缓图秦、陇,无非因王保保与关中四将,统是百 
战余生,未能遽下;且彼知情急,并力一隅,更不易定,所以 
突然返旆,北捣燕都。燕都既举,然后西征张、李,使他望绝 
势穷,不战自克。惟王保保犹力抗不屈,确是枭悍,假使燕都 
未下,与他角力,恐至今尚未必决胜呢 。”言毕大笑。踌躇满 
志之言,但未尝归功诸臣,只自夸张智略,为功臣计,应早告 
退,宁必待兔死狗煮耶?群臣交口称颂,毋庸细表。 
     惟大封功臣以前,尚有分封诸王一事,小子因前文顺叙战 
功,不便夹入,只好在此处补叙出来。标明次序,一笔不苟。 
原来太祖深意,拟惩宋、元孤立的弊端,欲仿行封建制度,元 
初亦分封诸王,太祖宁未闻之?乃审择名城大都,预王诸子, 
待他年长,一律遣就藩封,作为屏蔽。当时曾封子九人,从孙 
一人,俱为王爵,列表如下: 

… Page 131…

明史演义                                                               ·125· 

     第二皇子樉为秦王,封西安。第三皇子棢为晋王,封太原。 
第四皇子棣即成祖。为燕王,封北平。第五皇子橚为吴王,后 
改周王。封开封。第六皇子桢为楚王,封武昌。第七皇子榑为 
齐王,封青州。第八皇子梓为潭王,封长沙。第九子早殇。第 
十皇子檀为鲁王,封兖州。从孙守谦太祖兄子,文正子。为靖 
江王,封桂林。 
     所有制禄,亲王岁万石,置相傅官属,护卫甲士,多至万 
九千人,最少三千人。冕服车旗邸第,仅下天子一等,公侯不 
得抗礼,体制甚是隆重。后来尾大不掉,遂成燕王靖难的祸祟, 
这也是立法防弊,弊反愈多了。后文再表。列入此段,原为后 
文埋根。 
     且说洪武四年正月,点醒年月。下诏伐蜀,令中山侯汤和, 
为征西将军,江夏侯周德兴,德庆侯廖永忠为副,率舟师自瞿 
塘进。颍川侯傅友德为征虏前将军,济宁侯顾时为副,率步骑 
 自秦、陇进。浩浩荡荡,往讨明昇。这明昇是何等人物?前文 
未曾提及,此处不得不急为表明。先是徐寿辉部下,有随州人 
明玉珍,身长八尺余,目重瞳子,受寿辉命,屯守淝阳。嗣与 
元兵相搏,飞矢中右目,遂成独只眼。项羽重瞳,尚难成事, 
况一目已眇耶?后来入据重庆,奄有蜀地,至寿辉被弑,遂自 
称陇蜀王。元至正二十二年事。未几复称帝,国号夏。僭号四 
年,未尝远略。既而病逝,子昇袭位。明军克元都,昇亦致书 
称贺。太祖遣使求大木,昇亦应命。寻复遣平章杨璟,往谕归 
降,昇独不从。璟归,复贻昇书,晓谕祸福。其书云: 
      古之为国者,同力度德,同德度义,故能身家两全,流誉 
无穷,反是者辄败。足下幼冲,席先人业,据有巴、蜀,不咨 
至计,而听群下之议,以瞿塘、剑阁之险,一夫负戈,万人无 
如之何,此皆不达时变,以误足下之言也。昔据蜀最盛者,莫 

… Page 132…

明史演义                                                               ·126· 

如汉昭烈,且以诸葛武侯助之,综核官守,训练士卒,财用不 
足,皆取之南诏,然犹朝不谋夕,仅能自保。今足下疆场,南 
不过播州,北不过汉中,以此准彼,相去万万。而欲借一隅之 
地,延命顷刻,可谓智乎?我主上仁圣威武,神明响应,顺附 
者无不加恩,负固者然后致讨,以足下年幼,未忍加师,数使 
使谕意,复遣璟面谕祸福,所以待明氏者不浅,足下可不深念 
乎?且向者如陈、张之属,窃据吴、楚,造舟塞江河,积粮过 
山岳,强将劲兵,自谓无敌,然鄱阳一战,友谅授首,旋师东 
讨,张氏面缚。此非人力,实天命也。足下视此何如?友谅子 
窜归江夏,王师致伐,势穷衔璧,主上宥其罪愆,剖符锡爵, 
恩荣之盛,天下所知。足下无彼之过,而能幡然觉悟,自求多 
福, 则必享茅土之封,保先人之祀,世世不绝,岂不贤智矣 
哉?若必欲倔强一隅,假息顷刻,鱼游沸鼎,燕巢危幕,祸害 
将至,恬不自知,璟恐天兵一临,凡今为足下谋者,他日或各 
 自为身计,以取富贵,当此之时,老母弱子,将安所归? 
     祸福利害,了然可睹,惟足下图之! 
      明昇得书,仍是不答。及明军水陆进攻,蜀丞相戴寿,及 
平章吴友仁,定计设防,用铁索为链,横断瞿塘峡口。又于峡 
内羊角山旁,亦凿穿石壁,系以铁链,架着飞桥,上载炮石, 
抵御敌军。此吴人故智耳,何足抵御敌军?汤和等率舟至峡, 
竟不得进。独傅友德疾趋至峡,潜渡陈仓,即韩信暗渡陈仓之 
计。扳援山谷,昼夜行抵阶州。守将丁世珍,猝不及防,弃城 
遁去。友德得了阶州,又进拔文州、绵州,将渡汉江。适水涨 
不得渡,乃削木为牌,约数千张,书克阶、文、绵日月,投汉 
水中,顺流而下。蜀中拾牌视书,相率惊骇。戴寿闻报,忙与 
吴友仁还援,会同司寇向大亨,出御汉州。友德驱军进攻,连 
战皆捷。戴寿、向大亨败走成都,吴友仁走保宁。时瞿塘守御 

… Page 133…

明史演义                                                               ·127· 

渐疏,明副将军廖永忠,密遣健卒数百人,穿着青蓑衣,持糗 
粮水筒,并舁小舟,逾山度关。蜀山多草木,明军蹑迹潜行, 
多为草木所蔽;又因服色皆青,更不能辨,因此无人知晓。永 
忠料健卒已越关西,遂率舟师猛攻,各舟用铁裹头,中载火器, 
逆流而进。守将邹兴,尽锐来拒,永忠令军士奋力上前,一面 
接战,一面纵火,霎时间江上通红,铁索尽断。果然不中用。 
邹兴正不能支,忽后面有数十小舟,驾着青衣兵,鼓噪而下, 
那时前后夹攻,就使邹兴浑身是胆,到此也脚忙手乱,不知所 
为;突然间一箭飞至,穿透脑袋,眼见得一个蜀帅,倒入舟中, 
魂灵儿往见阎王去了。邹兴既死,蜀兵大溃,永忠遂进趋夔州。 
只见城门大开,城中已无一兵,任他自由进去。越日,汤和亦 
至,与永忠会晤,议捣重庆。永忠即挺身登舟,麾军复进,入 
次铜罗峡,重庆大震。明昇年尚幼稚,越吓得魂不附体,当下 
集群臣会议,左丞刘仁,劝昇出奔成都, 昇母彭氏涕泣道 : 
 “成都可到,也不过苟延旦夕,不如早降,尚得保全民命。” 
彭氏此言,还算明白。昇闻言,乃遣使赍表乞降。汤和与廖永 
忠偕至重庆,昇面缚衔璧,率官属迎降马前。和下马受璧,永 
忠亦替他解缚,好言抚慰,并下令诸将不得侵扰,随即入城安 
民,并遣使押送明昇,并昇母彭氏,同赴南京。 
     惟成都、保宁,尚坚守不下,傅友德进围成都。戴寿、向 
大亨并马跃出,带领一班弓弩手,飞箭射来,明军前队,多被 
射倒,连友德也身中流矢。友德裹创复战,部兵亦拚死杀上, 
戴、向二人,方抵敌不住,回马入城。越数日,城门复启,友 
德忙麾军入城,不防城中突出象阵,踊跃前来,势不可当。幸 
友德已预备炮石,接连击射,把象阵裂作数截,象返奔入城, 
门卒多被践踏,不及闭门,明军便一拥而入。戴寿、向大亨不 
能再战,只得束手请降。友德复移军保宁,巧值周德兴等,亦 

… Page 134…

明史演义                                                               ·128· 

领兵到来,两下夹攻,顿时城垣击破,一齐杀进。吴友仁无路 
可逃,被明军擒住,保宁遂下。只丁世珍自阶州遁去,复集余 
众来袭文州,杀明将朱显忠。友德亲自赴援,世珍复遁。嗣复 
进寇秦州,又被友德击败,走宿梓潼庙,为其下所杀,于是蜀 
地悉平。 
      明昇至南京,待罪午门外,群臣又请太祖御殿受俘,如孟 
昶降宋故事。无非贡谀。太祖道 :“昇年幼稚,事由臣下,与 
孟昶不同。可令他进来朝见,不必伏地待罪 。”言毕,即宣昇 
入见。昇战栗异常,太祖复和颜婉谕,立授爵归义侯,赐第京 
师。又是一个陈理。及汤和等自蜀班师,带着戴寿、向大亨、 
吴友仁等,道出夔峡,戴寿、向大亨凿舟自沈,吴友仁曾导昇 
抗明,被缚舟中,无从觅死,所以解至南京,太祖命斩首市曹。 
其余降将,发戍徐州。越年,有人告陈理、明昇,俱有怨言, 
太祖道 :“童稚无知,不应苛求,但恐被小人盅惑,将不能保 
全始终,不若迁处远分,免生衅隙 。”乃将陈理、明昇,转徙 
高丽国去了。降王终觉没趣。 
     且说元扩廓败奔和林,元嗣主爱猷识理达腊,仍以兵事相 
委,扩廓乃发兵扰边。太祖复命徐达为征北大将军,出雁门, 
趋和林。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出居庸,趋应昌。冯胜为右副将 
军,出金兰,趋甘肃。达用都督蓝玉为先锋,至野马川,遇扩 
廓部下的游骑,临川饮马,遂掩杀过去。敌骑惊遁,弃马数百 
匹。追入图拉河,与扩廓接仗,战约数时,扩廓败走,蓝玉长 
驱直进,各军都仗着威力,争先追敌。扩廓恰窜入山谷,越岭 
北窜。蓝玉防有伏兵,拟饬军士少停,军士不肯驻足,定欲灭 
敌方体。太轻觑扩廓了。一逃一追,统已越过岭北,猛闻一声 
胡哨,元兵四出,统将就是贺宗哲,来战蓝玉。扩廓又复杀回, 
把明军冲为数截。首尾不能相顾,腹背统是受敌。更兼岭路崎 

… Page 135…

明史演义                                                               ·129· 

岖,进退两难,大众到此,才晓得扩廓厉害,叫苦不迭。迟了 
迟了。蓝玉忙令择路回军,亲自断后,哪知喊声四起,草木皆 
兵。各军急不择路,不是坠崖,就是填壑。元军又紧紧追逼, 
杀一阵,伤亡数百人,杀两阵,又伤亡数百人。正在危急难分 
的时候,幸徐达督师来援,方得杀退敌兵,救出孤军。达回营, 
检查军士,共死万余人,不禁叹息道 :“刘诚意伯曾与上言, 
扩廓不可轻视,我此番略一轻意,便中他计,这是我的过失, 
不能专责将校呢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确是大将器度。遂上 
表自劾。表方发,接到左右两路捷音,方转闷为喜道 :“两军 
告捷,主上也可宽心了 。”真心为主,全无妒忌,令人可敬可 
爱。 
      原来冯胜从兰州进兵,由傅友德先行,直趋西涼,连败元 
兵,射死元平章卜花,降元太尉锁纳儿加等。进至亦集乃路, 
次别驾山,击退元岐王朵耳只班,擒住元平章长加奴等二十七 
人。又分兵至瓜沙州,斩获甚众,方才折回。右路的李文忠, 
率都督何文辉等,至胪朐河,留部将韩政守住辎重,自率轻兵 
持二十日粮,倍道急进。元太师合剌章蛮子,悉众来拒,列阵 
阿鲁浑河岸,军容甚盛。文忠督兵与战,他却麾众直上,围裹 
拢来。自午至申,战他不退,反且越来越众。明将曹良臣、周 
显、常荣、张耀等,陆续战死。文忠也马中流矢,下骑督战。 
偏将刘义,亟以身蔽文忠,直前奋击。指挥李荣,复将自己乘 
马,授与文忠,自夺敌骑乘着,拚命冲杀。文忠得马,又据鞍 
横槊,当先突围。士卒也鼓勇死战,一当十,十当百,顿将元 
兵击退。追至青海,敌又大集,文忠据险自固,多张疑兵。敌 
疑有伏,皆引去。文忠亦椎牛飨士而还。顾时与文忠分道入沙 
漠,持粮且尽,陡遇元兵,部众疲乏不能战,时独引锐卒数百 
人,跃马前趋,大呼杀敌。元兵惊走,弃掉的辎重牛马,都被 

… Page 136…

明史演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