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下,冷痢泻血,水泄(《药性》)。治水肿
【发明】时珍曰∶牛角 ,筋之粹,骨之余,而 又角之精也。乃厥阴、少阴血分之药,
烧之则性涩,
【附方】旧三,新三。
大肠冷痢∶ 牛角 烧灰,粥饮服二钱,日二次。(《经验后方》)
小儿滞下∶ 牛角胎烧灰,水服三方寸匕。(《千金》)
大便下血∶黄牛角 一具, 末,食前浓煮豉汁服二钱,日三
赤白带下∶牛角 (烧令烟断)、附子(以盐水浸七度去皮)等分为末。每空心酒服二
钱匕。(孙用和方)
鼠乳痔疾∶牛角 烧灰,酒服方寸匕。(《塞上方》)
蜂虿螫疮∶牛角 烧灰,醋和敷之。(《肘后方》)
x角x
【气味】苦,寒,无毒。之才曰∶平。
【主治】水牛者燔之,治时气寒热头痛(《别录》)。煎汁,治热毒风及壮热(《
牛者治喉痹肿塞欲死,烧灰,酒服一钱。小儿饮乳不快似喉痹者,取灰涂乳上,咽下即瘥
(苏颂。出崔元亮方)。
【附方】旧一,新二。
石淋破血∶牛角烧灰,酒服方寸匕,日五服。(《普济》)
烧末,酒服方寸匕。(《子母秘录》)
赤秃发落∶牛角、羊角烧灰等分,猪脂调涂。(《普济方》)
x骨x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烧灰,治吐血鼻洪,崩中带下,肠风泻血,水泻(《日华》)。治邪疟。烧灰同
猪脂,涂疳疮蚀人口鼻,
【发明】时珍曰∶东夷以牛骨占卜吉凶,无往不中。牛非含智之物,骨有先事之灵,宜
其可入药治病也。
【附方】新二。
鼻中生疮∶牛骨、狗骨烧灰,腊猪脂和敷。(《千金》)
水谷痢疾∶牛骨灰同六月六日曲(炒)等分为末,饮服方寸匕,乃御传方也。(张文仲
方)
x蹄甲x(青牛者良)
【主治】妇人崩中,漏下赤白
止小儿夜啼(时珍。出《集要》诸方)。
【附方】新五。
猝魇不寤∶以青牛蹄或马蹄临人头上,即活。(《肘后》)
损伤接骨∶牛蹄甲一个,乳香、没药各一钱为末,入甲内烧灰,以黄米粉糊和成膏,敷
之。(《秘韫》)
牛皮风癣∶牛蹄甲、驴粪各一两,烧存性研末,油调,抓破敷之。五七日即愈。(《蔺
氏经验方》)
胫烂疮∶牛蹄甲烧灰,桐油和敷。(《海上方》)
玉茎生疮∶牛蹄甲烧灰,油调敷之。(奚囊)
x阴茎x(黄牛、乌牛、水牛并良)
【主治】妇人漏下赤白
x牯牛卵囊x
【主治】疝气。一具煮烂,入小茴香,盐少许拌食
x毛x
【主治】脐中毛,治小儿久不行(苏恭)。耳毛、尾毛、阴毛,并主通淋闭(时珍)。
【发明】时珍曰∶古方牛耳毛、阴毛、尾毛,治淋多用之,岂以牛性顺而毛性下行耶?
又治疟病,盖禳之之义耳。
【附方】旧一,新三。
猝患淋疾∶牛耳中毛烧取半钱,水服。尾毛亦可。(《集验方》)
小儿石淋∶特牛阴毛烧灰,浆水服一刀圭,日再。(张文仲方)
邪气疟疾∶《外台》∶用黑牛尾烧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一用牯牛阴毛七根,黄荆叶
七片,缚内关上,亦效。
【主治】反胃呕吐(《日华》)。水服二匙,终身不噎(思邈)。吮小儿,治客忤。灌一合
,治小儿霍乱。入盐少许,顿服一盏,治喉闭口噤(时珍。出《外台》胡居士方)。
【附方】新七。
噎膈反胃∶《集成》∶用糯米末,以牛涎拌作小丸,煮熟食。危氏《得效》香牛饮∶用牛
涎一盏,入麝香少许,银盏顿热。先以帛紧束胃脘,令气喘,解开,乘热饮之。仍以丁香汁
入粥与食。《普济》千转丹∶用牛涎、好蜜各半斤,木鳖仁三十个研末,入铜器熬稠。每以
两匙和粥与食,日三服。
小儿流涎∶取东行牛口中涎沫,涂口中及颐上,自愈。(《外台》方)
小儿口噤∶身热吐沫不能乳。方同上。(《圣惠方》)
损目破睛∶牛口涎日点二次,避风。黑睛破者亦瘥。(《肘后》)
身面疣目∶牛口涎频涂之,自落。(《千金》)
x鼻津x
【主治】小儿中客忤,水和少许灌之。又涂小儿鼻疮及湿癣(时珍。出《外台》诸方)。
x耳垢x(乌牛者良)
时珍曰∶以盐少许入牛耳中,痒即易取。
【主治】蛇伤,恶 毒(恭。 ,毛虫也)。
及毒蛇螫人,并敷之(时珍)。
【附方】新三。
疔疮恶肿∶黑牛耳垢敷之。(《圣惠方》)
胁漏出水不止∶用乌牛耳垢敷之,即瘥。(《普济方》)
鼻衄不止∶牛耳中垢、车前子末等分和匀,塞之良。(《总录》)
x溺x(黄犍、 牛、黑牯牛者良)
【气味】苦、
【主治】水肿,腹胀脚满,利小便(《别录》)。
【附方】旧六,新三。
水肿尿涩∶《心镜》∶用乌犍牛尿半升,空腹饮。小便利,良。《集验》∶用黄犍牛尿,每
饮三升。老、幼减半。
尿至三升,入末熬至可丸,丸梧桐子
济方》)
香港脚胀满尿涩∶取乌犊牛尿一升,一日分服,消乃止。(《杨炎南行方》)
久患气胀∶乌牛尿一升,空心温服,气散止。(《广济方》)
症癖鼓胀∶乌牛尿一升,微火煎如稠饴,空心服枣许,当鸣转病出。隔日更服之。(《千
金翼》)
霍乱厥逆∶服乌牛尿二升。(《千金方》)
刺伤中水∶服乌牛尿二升,三服止。(《梅师》)
x屎x(稀者名牛洞。乌牯、黄牯牛者良)
【气味】苦,寒,无毒。
《镜源》云∶牛屎抽铜晕。烧火,能养一切药力。
【主治】水肿恶气。干者燔之,敷鼠 恶疮
小儿烂疮烂痘,及痈肿不合,能灭瘢痕
(苏恭)。
【发明】时珍曰∶牛屎散热解毒利溲,故能治肿、疸、霍乱、疳痢、伤损诸疾。烧灰则
收湿生肌拔毒,故能治痈疽、疮 、烂痘诸疾也。《宋书》∶孙法宗苦头创。夜有女人至,曰∶
我天使也。事本不关善人,使者误及尔。但取牛粪煮敷之,即验。如其言果瘥。此亦一异也。
【附方】旧七,新二十二。
水肿溲涩∶黄牛屎一升,绞汁饮,溲利瘥,勿食盐。(《梅师》)
湿热黄病∶黄牛粪日干为末,面糊丸梧桐子大。每食前,白汤下七十丸。(《简便方》)
霍乱吐下不止,四肢逆冷∶《外台》∶用黄牛屎半升,水二升,煮三沸,服半升止。《圣
惠》∶用乌牛粪绞汁一合,以百日儿乳汁一合和,温服
疳痢垂死∶新牛屎一升,水一升,搅澄汁服。不过三服。(《必效方》)
猝死不省,四肢不收∶取牛屎一升,和温酒灌之。或以湿者绞汁亦可。此扁鹊法也。(《肘
后》)
猝阴肾痛∶牛屎烧灰,酒和敷之,良。(《梅师》)
脚跟肿痛不能着地∶用黄牛屎,入盐炒热,罨之。(王永辅《惠济
妊娠腰痛∶牛屎烧末,水服方寸匕,日三。(《外台》)
妊娠毒肿∶ 牛屎烧灰,水服方寸匕,日三。并以酢和封。(《千金方》)
子死腹中∶湿牛粪涂腹上,良。(《千金》)
小儿口噤∶白牛粪涂口中取瘥。(《总录》)
小儿夜啼∶牛屎一块安席下,勿令母知。(《食疗》)
小儿头疮∶野外久干牛屎(不坏者)烧灰,入轻粉、麻油调搽。(《普济》)
小儿白秃∶牛屎浓封之。(《秘录》)
小儿烂疮∶牛屎烧灰封之。灭瘢痕。(《千金》)
痘疮溃烂∶王兑白龙散∶以腊月黄牛屎烧取白灰敷之,或卧之。即易痂 ,而无瘢痕。
痈肿不合∶牛屎烧末,用鸡子白和封,干即易之,神验也。(《千金月令》)鼠 瘰 ∶
《千金》五白膏∶白牛屎、白马屎、白羊屎、白鸡屎、白猪屎各一升,于石上烧灰,漏芦末
二两,以猪膏一升三合,煎乱发一两半,同熬五、六沸涂之,神验。《肘后》∶治鼠 有核脓
血。用
蜣螂 疾∶热牛屎封之,日数易,当有蜣螂出。(《千金》)
乳痈初起∶牛屎和酒敷之,即消。(姚僧坦方)
燥 疮痒∶热牛屎涂之。(《千金》)
疮伤风水痛剧欲死者∶牛屎烧灰,熏令汗出即愈。(《外台秘要》)
跌磕伤损∶黄牛屎炒热封之,裹定即效。(《简便》)
汤火烧灼∶湿牛屎捣涂之。(姚和众)
恶犬咬伤∶洗净毒,以热牛屎封之,即时痛止。(《千金》)
蜂虿螫痛∶牛屎烧灰,苦酒和敷。(《千金方》)
背疮溃烂∶黄黑牛粪多年者,晒干为末,入百草霜匀细,糁之。(谈野翁方)
x黄犊子脐屎x(新生未食草者,收干之)
【主治】九窍四肢指歧间血出,乃暴怒所为。烧此末,水服方寸匕,日四五服,良(藏
器。出姚僧坦方)。主中恶霍乱,及鬼击吐血。以一升,和酒三升,煮汁服(时珍。出《肘
后》)。
x屎中大豆x(洗晒收用)
【主治】小儿惊痫,妇人难产(苏恭)。
【附方】旧一,新二。
小儿牛痫∶白牛屎中豆,日日服之,良。(《总微论》)
妇人难产∶牛屎中大豆一枚,擘作两片∶一书父,一书子。仍合住,水吞之,立产。(《产
书》)
齿落不生∶牛屎中大豆十四枚,小开豆头,以注齿根,数度即生。(《千金方》)
圣齑 时珍曰∶按刘恂《岭表录异》云∶广之容南好食水牛肉,或
齑消之,调以姜、桂、盐、醋,腹遂不胀。圣齑如青苔状,乃牛肠胃中未化草也。
【主治】食牛肉作胀,解牛肉毒(时珍)。 草(音痴)
x一名牛转草x(
【主治】绞汁服,止哕(藏器)。疗反胃霍乱,小儿口噤风(时珍)。
【发明】时珍曰∶牛 治反胃噎膈
功同。
【附方】新四。
黄母牛涎和,丸龙眼大,煮熟食之。入砂糖二两
霍乱吐利不止∶用乌牛 草一团,人参、生姜各三两,甜浆水一升半,煮汁五合服。(《刘
涓子鬼遗方》)
小儿流涎∶用牛 草绞汁,少少与服。(《普济方》)
初生口噤十日内者∶用牛口 草绞汁灌之。(《圣惠》)
x鼻 x(音卷。穿鼻绳木也)
【主治】木 ∶主小儿痫(《别录》)。治消渴,煎汁服;或烧灰,酒服(时珍)。草 ∶
烧研,敷小儿鼻下疮
【附方】新一。
消渴 牛鼻木二个(洗锉,男用牝牛,女用牡牛),人参、甘草各半两,大白梅十个。
水四碗
兽部第五十卷兽之一
马
内容:(《本经》中品)
【校正】《别录》上品出马乳,今并为一。
【释名】时珍曰∶按许慎云∶马,武也。其字象头、髦、尾、足之形。牡马曰骘(音质),
曰儿;牝马曰 ,曰骒,曰草。去势曰骟。一岁曰 (音弦),二岁曰驹,三岁曰 (音桃),
八岁曰 。(音八)名色甚多,详见《尔雅》及《说文》。《梵书》谓马为阿湿婆。
【集解】《别录》曰∶马出云中平泽。
弘景曰∶马色类甚多,入药以纯白者为良。其口、眼、蹄皆白者,俗中时有两三尔。小
小用则不必拘也。
时珍曰∶《别录》以云中马为良。云中,今大同府也。大抵马以西北方者为胜,东南者
劣弱不及。马应月,故十二月而生。其年以齿别之。在畜属火,在辰属午。或云∶在卦属干,
属金。马之眼光照人全身者,其齿最少;光愈近,齿愈大。马食杜衡善走,食稻则足重,食
鼠屎则腹胀,食鸡粪则生骨眼。似僵蚕、乌梅拭牙则不食,得桑叶乃解。挂鼠野狼皮于槽亦不
食。遇海马骨则不行。以猪槽饲马,锻石泥马槽,马汗着门,并令马落驹。系猕猴于厩,辟
马病。皆物理当然耳。
x肉x(以纯白牡马者为良)
【气味】辛、苦,冷,有毒。
诜曰∶有小毒。士良曰∶有大毒。思邈曰∶无毒。
《日华》曰∶只堪煮食,余食难消。渍以清水,搦洗血尽乃煮。不然则毒不出,患疔肿。
或曰以冷水煮之,不可盖釜。
令人癫。马鞍下肉色黑及马自死者,并不可食,杀人。马黑脊而斑臂者漏,不可食。
萧炳曰∶患痢、生疥人勿食,必加剧。妊妇食之,令子过月;乳母食之,令子疳瘦。
诜曰∶同仓米、苍耳食,必得恶病,十有九死。同姜食,生气嗽。同猪肉食,成霍乱。
食马肉毒发心闷者,饮清酒则解,饮浊酒则加。
弘景曰∶秦穆公云∶食骏马肉不饮酒,必杀人。
时珍曰∶食马中毒者,饮芦根汁、食杏仁可解。
【主治】伤中,除热下气,长筋骨,强腰脊,壮健,强志轻身,不饥。作脯,治寒热痿
痹(《别录》)。煮汁,洗头疮白秃(时珍。出《圣惠》)。
【附方】旧一。
豌豆疮毒∶马肉煮清汁,洗之。(《兵部手集》)
x 膏x( ,马项上 也。白马者良)
【气味】甘,平,有小毒。《镜源》云∶马脂柔五金。
【主治】生发(《别录》)。治面 ,手足皴粗。入脂泽,用疗偏风口 僻(时
【发明】时珍曰∶按∶《灵枢经》云∶猝口僻急者,颊筋有寒,则急
则纵缓不收。以桑钩钩之,以生桑灰置坎中坐之,以马膏熨其急颊,以白酒和桂末涂其缓颊,
且饮美酒,啖炙肉,为之三拊而已。《灵枢》无注本,世多不知此方之妙。窃谓口颊 僻,
乃风中血脉也。手足阳明之筋络于口,会太阳之筋络于目。寒则筋急而僻,热则筋缓而纵。
故左中寒则逼热于右,右中寒则逼热于左,寒者急而热者缓也。急者皮肤顽痹,荣卫凝滞。
治法急者缓之,缓者急之。故用马膏之甘平柔缓,以摩其急,以润其痹,以通其血脉。用桂
酒之辛热急束,以涂其缓,以和其荣卫,以通其经络。桑能治风痹,通节窍也。病在上者,
酒以行之,甘以助之;故饮美酒,啖炙肉云。
x乳x
时珍曰∶汉时以马乳造为酒,置 马之官,谓 撞而成也。 音同。
【气味】甘,冷,无毒。
思邈曰∶性冷利。同鱼 食,作瘕。
【主治】止渴,(《别录》)治热。作酪,性
x心x(以下并用白马者良)
【主治】喜忘(
方寸
x肺x
【主治】寒热,小儿茎萎(掌禹锡曰∶小儿无茎萎之疾,疑误。时珍
无小儿二字)。
x肝x
【气味】有大毒。
弘景曰∶马肝及鞍下肉,杀人。
时珍曰∶按汉景帝云∶食肉毋食马肝。又汉武帝云∶文成食马肝而死。韦庄云∶食马留
肝
【附方】新一。
月水不通,心腹滞闷,四肢疼痛∶用赤马肝一片炙研,每食前热酒调服一钱。通乃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