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本草纲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13-本草纲目- 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集解】《别录》曰∶特生 石,一名苍 石,生西域,采无时。又曰∶苍石生西域, 
采无时。 
弘景曰∶旧说鹳巢中者佳。鹳常入水冷,故取以壅卵令热。今不可得。惟出汉中者,其 
外形紫赤色,内白如霜,中央有臼,形状如齿者佳。又出荆州新城郡房陵县缥白色者为好。 
亦先以黄土包烧一日,亦可纳斧孔中烧之,合玉壶诸丸。《仙经》不言特生,只是白 石耳。 
恭曰∶陶说中如齿臼形者正是。今出梁州,北马道戍涧中亦有之。形块小于白 石,而 
肌粒大数倍,乃如小豆许。其白 粒细如粟米耳。今房陵、汉川、均州、荆州与白 石同处, 
有色青者,是也。 
宗 曰∶《博物志》言∶鹳伏卵,取 石入巢助暖,方家得此石乃真。 
陶氏以注特生 石,则二石是一物明矣。但屡检鹳巢无此石,况 石焉得处处有之?若 
鹳入水冷故取此石,则鸬 之类皆食于水,亦自然生化繁息。此则乃俗士之言,未尝穷其实 
而穷其理也。 
时珍曰∶ 石有数种,白 石、苍 石、紫 石、红皮 石、桃花 石、金星 石、银 
星石、特生 石俱是一物,但以形色立名。 
其性皆热毒,并可毒鼠制汞,惟苍、白二色入药用。诸 生于山,则草木不生,霜雪不 
积;生于水则水不冰冻,或有温泉,其气之热可知矣。《庚辛玉册》云∶ ,阳石也,生山 
谷。水中濯出似矾,有纹理横截在中者为佳。伏火,制砂汞。其状颇与方解石相似,但投水 
不冰者为真。其出金穴中者,名握雪 石。 
【气味】甘,温,有毒。 
之才曰∶火炼之良,畏水。 
【主治】明目利耳,腹内绝寒,破坚结及鼠 ,杀百虫恶兽。久服延年(《别录》)。苍 
石∶主寒热下气 蚀,杀禽兽(《别录》)。 
【发明】时珍曰∶《别录》言∶ 石久服令人筋挛,特生 石久服延年。丹书亦云∶ 
石化为水,能伏水银,炼入长生药。此皆方士谬说也,与服砒石、汞长生之义同,其死而无 
悔者乎?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
握雪石
内容:(《唐本草》) 
【集解】恭曰∶握雪 石出徐州宋里山。入土丈余,于烂土石间得之。细散如面,黄白 
色。土人号为握雪 石,一名化公石,一名石脑,云服之长生。 
时珍曰∶谨按∶独孤滔《丹房镜源》云∶握雪 石出曲滩泽。盛寒时有髓生于石上,可 
采。一分结汞十两。又按∶南宫从《岣嵝神书》云∶石液,即丹矾之脂液也。此石出襄阳曲 
滩泽中,或在山,或在水,色白而粗糯。至冬月有脂液出其上,旦则见日而伏。当于日未出 
时,以铜刀刮置器内,火 通赤,取出,楮汁为丸,其液沾处便如铁色。以液一铢,制水银 
四两,器中火之立干。但此液亦不多有,乃神理所惜,采时须用白鸡、清酒祭之。此石华山、 
嵩山皆出,而有脂液者,惟此曲滩。又熊太古《冀越集》亦言∶丹山矾十两,可干汞十两。 
此乃人格物之精,发天地之秘也。据三书所引,则握雪 石乃石之液,非土中石脑也。苏恭 
所说,自是石脑。其说与《别录》及陶弘景所注石脑相合,不当复注于此。又按∶诸书或作 
石,或作矾石,未知孰是?古书二字每每讹混。以理推之,似是矾石。 
石有毒,矾石无毒故也。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痼冷积聚,轻身延年。多食令人热(《唐本》)。治大风疮(时珍)。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
砒石
内容:(宋《开宝》) 
【释名】信石、人言(《纲目》),生者名砒黄,炼者名砒霜。 
时珍曰∶砒,性猛如貔,故名。惟出信州,故人呼为信石,而又隐信字为人言。 
【集解】颂曰∶砒霜不着所出郡县,今近铜山处亦有之,惟信州者佳。其块有甚大者, 
色如鹅子黄,明澈不杂。此类本处自是难得之物,一两大块真者,人竞珍之,不啻千金。古 
服食方中亦载用之,必得此类,乃可入药。其市肆所畜片如细屑,亦夹土石,入药服之,为 
害不浅。 
承曰∶信州玉山有砒井,官中封禁甚严。生不夹石者,色赤甚于雄黄,以冷水磨,解热 
毒,近火即杀人,所谓不啻金价者此也。今市货者,取山中夹砂石者,烧烟飞作白霜,乃碎 
屑而芒刺。其伤火多者,块大而微黄,所谓如鹅子色明澈者,此也。古方并不入药,惟烧炼 
丹石家用之。近人多以治疟,但以疟本伤暑,而此物生者能解热毒也。今俗医不究其理,即 
以所烧霜服之,必大吐下,因此幸有安者,遂为定法,尔后所损极多,不可不慎。初烧霜时, 
人在上风十余丈外立,下风所近草木皆死;又以和饭毒鼠,死鼠,猫犬食之亦死,毒过于射 
罔远矣。衡山所出一种,力差劣于信州者。 
宗 曰∶今信凿坑井下取之。其坑常封锁。坑中有浊绿水,先绞水尽,然后下凿取。生 
砒谓之砒黄,色如牛肉,或有淡白路,谓石非石,谓土非土。磨酒饮,治癖积气。有火便有 
毒,不可造次服也。取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烟上飞,着器凝结。累然下垂如 
乳尖者入药为胜,平短者次之,大块乃是下等片,如细屑者极下也。 
时珍曰∶此乃锡之苗,故新锡器盛酒日久能杀人者,为有砒毒也。生砒黄以赤色者为良 
,熟砒霜以白色者为良。 
【修治】 曰∶凡使用,以小瓷瓶盛,后入紫背天葵、石龙芮二味,火 ,从巳至申; 
便用甘草水浸,从申至子,出拭干,入瓶再 ,别研三万下用。 
时珍曰∶医家皆言生砒轻见火则毒甚,而雷氏治法用火 ,今所用多是飞炼者,盖皆欲 
求速效,不惜其毒也,曷若用生者为愈乎? 
【气味】苦、酸,暖,有毒。时珍曰∶辛、酸,大热,有大毒。 
大明曰∶畏绿豆、冷水、醋。入药,醋煮杀毒用。 
土宿真君曰∶砒石用草制,炼出金花,成汁化铜干汞。青盐、鹤顶草、硝石、蒜、水蓼 
、常山、益母、独帚、木律、菖蒲、三角酸、鹅不食草、菠菱、莴苣,皆能伏砒。 
【主治】砒黄∶治疟疾肾气,带之辟蚤虱(大明)。冷水磨服,解热毒,治痰壅(陈承)。 
磨服,治癖积气(宗 )。除 喘积痢,烂肉,蚀瘀腐瘰 (时珍)。砒霜∶疗诸疟,风痰在 
胸 
膈,可作吐药。不可久服,伤人(《开宝》)。治妇人血气冲心痛,落胎(大明)。蚀痈疽败肉, 
枯痔杀虫,杀人及禽兽(时珍)。 
【发明】宗 曰∶砒霜疟家用,或过剂,则吐泻兼作,须煎绿豆汁兼冷水饮之。 
刘纯曰∶疟丹多用砒霜大毒之药。本草谓主诸疟风痰在胸膈,可作吐药。盖以性之至烈, 
大能燥痰也。虽有燥痰之功,大伤胸气,脾胃虚者,切宜戒之。 
时珍曰∶砒乃大热大毒之药,而砒霜之毒尤烈。鼠雀食少许,即死;猫犬食鼠雀亦殆; 
人服至一钱许,亦死。虽钩吻、射罔之力,不过如此,而宋人着本草不甚言其毒,何哉?此 
亦古者 石之一种也,若得酒及烧酒,则腐烂肠胃,顷刻杀人,虽绿豆、冷水亦难解矣。 
今之收瓶酒者,往往以砒烟熏瓶,则酒不坏,其亦嗜利不仁者哉?饮酒潜受其毒者,徒 
归咎于酒耳。此物不入汤饮,惟入丹丸。凡痰疟及 喘用此,真有劫病立地之效。但须冷水 
吞之,不可饮食杯勺之物,静卧一日或一夜,亦不作吐;少物引发,即作吐也。其燥烈纯热 
之性,与烧酒、焰硝同气,寒疾湿痰被其劫而怫郁顿开故也。今烟火家用少许,则爆声更大, 
急烈之性可知矣。此药亦只宜于山野藜藿之人。若嗜酒膏粱者,非其所宜,疾亦再作,不慎 
口欲故尔。凡头疮及诸疮见血者,不可用,此其毒入经必杀人。李楼《奇方》云∶一妇病心 
痛数年不愈。一医用人言半分,茶末一分,白汤调下,吐瘀血一块而愈。得《日华子》治妇 
人血气心痛之旨乎? 
【附方】旧五,新十。 
中风痰壅,四肢不收,昏愦若醉。砒霜如绿豆大,研。新汲水调下少许,以热水投之, 
大吐即愈。未吐再服。(《圣惠方》) 
寒热 疾∶孙真宗《秘宝方》∶用信砒二两(研粉),寒水石三两(别捣末)。用生铁铫 
一 
个,铺石末,后铺砒在上,又以石末盖之。浓盏覆定,醋糊纸条密封十余重,炭火一斤 之。 
待纸条黑时取出,候冷,刮盏上砒末乳细,粟米饭丸绿豆大,辰砂为衣。每用三、四丸, 
小儿一、二丸,发日早以腊茶清下,一日不得食热物。 
男人患,女人着药入口中;女人患,男人着药入口中。《本事方》∶用人言一钱,绿豆末 
一两,为末,无根井水丸绿豆大,黄丹为衣,阴干。发日五更冷水下五、七丸。《卫生宝鉴》 
一剪金∶用人言(醋煮)、硫黄、绿豆等分。为末。每一豆许,用红绢包之,采丝扎定。每 
剪 
下一粒,新汲水空心吞下,治疟圣药也。《医垒元戎》九转灵砂丹∶用砒霜、黄丹、紫河车 
各一钱。为末,雄黑豆一百粒,水浸一夜,研泥,和丸梧子、绿豆、黍米三样大,量虚实老 
幼大小服之。每服一、二丸或三丸,不发日五更向东无根水下。紫河车、绿豆、黑豆,皆解 
砒毒也。《本草权度》不二散∶用砒一钱,面二两,和匀,香油一斤煎黄色,以草纸压去油, 
入茶三两,为末。每服一钱,发日早冷茶下。 
一切积痢∶砒霜、黄丹等分。蜡和收,旋丸绿豆大。每米饮下三丸。(《普济方》) 
休息下痢,经一、二年不瘥,羸瘦衰弱。砒霜(成块者为末)、黄蜡各半两。化蜡入砒, 
以柳条搅,焦则换,至七条,取起收之。每旋丸梧子大,冷水送下。小儿,黍米大。(《和 
剂局方》) 
脾疼腰痛∶即上方,用冷水下。 
妇人血气心痛∶方见发明下。 
走马牙疳恶疮∶砒石、铜绿等分。为末。摊纸上贴之,其效如神。又方∶砒霜半两。醋 
调如糊,碗内盛,待干刮下。用粟米大,绵裹安齿缝,来日取出,有虫自死。久患者,不过 
三日即愈。(《普济方》) 
项上瘰 ∶信州砒黄研末,浓墨汁丸梧子大,铫内炒干,竹筒盛之。每用针破,将药半 
丸贴之,自落,蚀尽为度。(《灵苑方》)痰喘 ∶方见谷部,豉下。 
一切漏疮有孔∶用信石,新瓦火 ,研末。以津调少许于纸捻上,插入,蚀去恶管,漏 
多,勿齐上。最妙。(《急救良方》)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
土黄
内容:(《纲目》) 
【修治】时珍曰∶用砒石二两,木鳖子仁、巴豆仁各半两, 砂二钱。为末,用木鳖子 
油、石脑油和成一块,油裹,埋土坑内,四十九日取出,劈作小块,瓷器收用。 
【气味】辛、酸,热,有毒。独孤滔曰∶土黄制雄黄。 
【主治】枯瘤赘痔乳,食 并诸疮恶肉(时珍)。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
金星石
内容:(宋《嘉 》。附银星石) 
【集解】颂曰∶金星石、银星石,并出濠州、并州,采无时。二石主疗大体相似。 
宗曰∶二石治大风疾,别有法,须烧用之。金星石生于苍石内,外有金色麸片,银星石有 
银色麸片。又一种深青色坚润,中有金色如麸片者,不入药用,工人碾为器,或妇人首饰用。 
时珍曰∶金星有数种。苏颂所说二石,武当山亦有之。或云金星出胶东,银星出雁门, 
盖亦礞石之类也。寇宗 所说二石治大风者,今考《圣惠方》大风门,皆作金星 、银星 
石,则似是 石之类。《丹房镜源》 石篇中,亦载二石名,似与苏说者不同。且金星、银 
星无毒,主热涎血病; 石则有毒,主风癞疾。观此,则金星、银星入药,各有二种矣。又 
歙州砚石,亦有金星、银星者。琼州亦出金星石,皆可作砚。翡翠石能屑金,亦名金星名。 
此皆名同物异也。刘河间《宣明方》点眼药方中用金精石、银精石,不知即此金星、银星否 
也?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脾肺壅毒,及肺损吐血嗽血,下热涎,解众毒(嘉 )。水磨少许服,镇心神 
不宁,亦治骨哽(时珍)。 
【附方】新二。吐血嗽血肺损者∶金星石、银星石、玄精石、不灰木、阳起石、云母石 
等分。用坩锅一个,铺冬月水牛粪一、二寸,铺药一层,铺灰二寸,又药一层,重重如此, 
以灰盖之,盐泥固济。用炭一秤,火 一日夜,埋土中一夜,取出药块,去灰为末。每一两, 
入龙脑、麝香各半钱,阿胶二钱半(炒)。每服一钱,糯米汤下,日三服。(《圣惠方》) 
大风虫疮,有五色虫取下∶诸石丸∶用金星 石、银星 石、云母石、禹余粮石、滑石、阳 
起石、磁石、凝水石、蜜陀僧、自然铜、龙涎石等分。捣碎瓶盛,盐泥固济之。炭火十斤, 
过为末,醋糊丸小豆大。每服十五丸,白花蛇酒下,一日三服,以愈为度。(《太平圣惠 
方》) 
【附录】金石(《拾遗》) 藏器曰∶味甘,温,无毒。主久羸瘦,不能食,无颜色,补 
腰脚冷,令人健壮,益阳,有暴热脱发,飞炼服之。生五台山清凉寺石中,金屑作赤褐色也。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
婆娑石
内容:(宋《开宝》) 
【释名】摩挲石。 
时珍曰∶姚宽《西溪丛话》云∶舶船过产石山下,爱其石,以手扪之,故曰摩挲。不知 
然否? 
【集解】志曰∶婆娑石生南海,胡人采得之。其石绿色,无斑点,有金星,磨成乳汁者 
为上。又有豆斑石,虽亦解毒,而功力不及。复有鄂绿,有纹理,磨铁成铜色,人多以此为 
之,非真也。验法∶以水磨点鸡冠热血,当化成水是也。 
宗 曰∶石如淡色石绿,间微有金星者佳。又有豆斑石,亦如此石,但有黑斑点,无金 
星。 
颂曰∶胡人尤珍贵之,以金装饰作指驱带之。 
每欲食及食罢,辄含吮数次以防毒。今人有得指面许块,则价直百金也。 
时珍曰∶《庚辛玉册》云∶摩挲石,阳石也。出三佛齐。海南有山,五色耸峙,其石有 
光焰。其水下滚如箭,船过其下,人以刀斧击取。烧之作硫黄气。以形如黄龙齿而坚重者为 
佳。匮五金,伏三黄,制铅汞。 
【气味】甘、淡,寒,无毒。 
【主治】解一切药毒,瘴疫热闷头痛(《开宝》)。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
礞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