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死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亲爱的死鬼-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孟建不服:“做隐士是为了什么?不是有一句诗说‘古来圣贤皆寂寞’吗?”    
      徐庶大喊:“你犯规了,这是唐朝李白的诗,李白这会儿还没出生呢,哈哈。”    
      孟建连忙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最近嘴上总少个把门的。可是我还不明白,阿亮为什么要做隐士不想做官呢?”    
      诸葛亮羽扇轻摇,叹道:“名利于我如浮云。”    
      徐庶道:“可是你别忘了,古来的那些隐士可一个比一个有名啊,没一个是默默无闻的。”    
      石韬道:“这是一个悖论,真正默默无闻的隐士你自然不会知道,出名的隐士还叫隐士吗?哈哈,你实在太过分了。”    
      孟建问诸葛亮:“你倒是想做出名的隐士呢?还是做不出名的隐士?”    
      诸葛亮愣了一愣,半天回答不出来,汗已经下来了,最后用蚊子一样的声音嘟囔:“我,我当然是想做不出名的隐士了。”    
      “可惜啊,你已经很有名了,”徐庶道,“想做不出名的隐士,来不及了。这可不像上网,换个ID就可以重新来过。”    
      诸葛亮终于笑了出来:“你也犯规了,哈哈,连上网都说出来了。”    
      “该死,”徐庶打了自己一下,“但你确实来不及了。”    
      诸葛亮悲鸣道:“我实在太苦,连做隐士的资格都没有了,唉。”    
      隐士,历来算是一个美名,但有时也当作一个笑柄。最显著的,则有刺陈眉公的“翩然一只云中鹤,飞去飞来宰相衙”的诗,至今也还有人提及。我以为这是一种误解。因为一方面,是“自视太高”,于是别方面也就“求之太高”,彼此“忘其所以”,不能“心照”,而又不能“不宣”,从此口舌也多起来了。(选自鲁迅《隐士》)    
      后 现 代 美    
      诸葛亮年老的时候,并没有后悔娶了黄承彦的女儿,但在当时,却是因为几句玩笑不得不娶。    
      众所周知,黄承彦的女儿长得十分地与众不同。在荆州,提起黄承彦的女儿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有一天,黄承彦的老婆到郊外去踏青,看见一个画家在写生,那画家也是作怪,居然在青青草地上虚拟了一个少女形象,那少女画得奇形怪状,很毕加索。黄承彦的老婆无法理解,问画家:“你画的什么啊,就能看出个人形来,要不是画的裸体,都看不出公母来。”    
      画家说:“不懂艺术就不要乱讲。”    
      黄承彦的老婆说:“这跟艺术有什么关系?你这是糟蹋人哩。”    
      画家说:“说你不懂就不要装懂,我这画的是后现代美。”    
      黄承彦的老婆忽然呆住了,良久,才缓缓地说道:“原来这也叫美啊。我把长得和画里一模一样的女儿嫁给你,你会答应吗?”    
      画家十分恼火,道:“我不相信你的女儿会长成这样。”    
      黄承彦的老婆道:“不敢要就算了,你这就是典型的叶公好龙。”    
      画家似乎下了狠心:“我有什么不敢要?明天就抬过来吧。”    
      如你所知,这个画家就是诸葛亮。他自己也没想到,闲极无聊出去写生居然写回来一个老婆。第二天黄承彦的老婆就忙不迭地把女儿用一顶小轿抬到了诸葛亮家。新娘一下轿子,就给婆家人来了一个万福,诸葛亮的娘当时就被惊死了。    
      后人形容这桩婚姻的时候,说诸葛家那天是“娶一个媳妇,丢一个媳妇”。娶的自然是黄承彦的女儿,吓死的就是诸葛亮的妈。    
      诸葛亮自己也很后悔,并且从此恨起了所有的后现代艺术。二十年后,诸葛亮在蜀国做丞相,就下令所有的画家替自己的老婆画肖像,只要有后现代嫌疑的统统判处三到七年有期徒刑,并剥夺作画权利终身。    
      但是结婚以后,诸葛亮发现了娶丑老婆的几大好处:第一,非常省灯油,到晚上想点灯的话需要极大的勇气;第二,可以增加社会活动时间,因为白天呆在家里同样需要极大的勇气;第三,对修道有好处——这个就不具体解释了,不懂的人可以找机会自己去体会。    
      后人在总结诸葛亮事业成功的经验时,把大部分功劳都归功在他老婆身上。诸葛亮的经历告诉我们,如果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话,一个丑老婆是必不可少的。    
      最早提出“后现代”概念的是英国画家查普曼,在100年之后即1970年,博德里拉、利奥塔和哈桑等理论家重新启用该概念,宣称在当代高科技媒体社会中,新近出现的变化和转型过程正在产生一个新的后现代。破碎不堪可算是“后现代”理论的明确特征。其惟一的共性是极端的“终结”思想:“哲学的终结”、“历史的终结”、“艺术的终结”等等。归根结底,“后现代”理论无非是想用以描述一种新的历史现象,或寻求一种新的规范去包容新的理论、文化和政治话语与实践。(选自丰书《后现代艺术的悖论》)    
      “吾受赐八十万斛,今蓄财无余,妾无副服。”——诸葛亮给李严的信(选自《北堂书钞》卷三十八),写于建兴初年,这一向被认为是诸葛亮至少有一个妾的证据。    
    


第五章狂放诸葛(2) 

     媒 婆 的 嘴    
      关于诸葛亮娶黄承彦的女儿做老婆的事,民间有很多传说,其中一个说法是诸葛亮上了媒婆的当。这个版本和其他许多民间故事大同小异,说是诸葛亮在答应了黄承彦的老婆以后,总是放心不下,暗中派一个自己信得着的媒婆去侦察一番,并许诺给媒婆一笔不菲的信息费。    
      黄承彦的老婆自然不是吃素的,虽然得到了诸葛亮的承诺,但在女儿真的嫁出去之前,她也放心不下,早就在诸葛亮身边安排了眼线,所以很顺利地将媒婆“请”到了自己家里。    
      黄承彦的老婆对媒婆说:“其实,我女儿到底长什么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诸葛亮给了你多少钱。”    
      媒婆也是明白人,对黄承彦老婆的意思焉能不懂,所以反过来说:“诸葛亮给了我多少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给我多少钱。”    
      听了这话,黄承彦的老婆舒展了紧锁的眉头,说道:“我能给你多少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女儿能嫁出去了。”    
      要知道,黄承彦女儿的婚事是当时的四大难题之一,谁也没想到,解决这个难题的居然是一个让很多人看不上眼的媒婆。    
      媒婆拿了黄承彦老婆给她的,足足是诸葛亮答应的两倍以上的价钱,回到诸葛亮家里,口角春风一番,把黄承彦的女儿说得天花乱坠,诸葛亮这才最后下了结婚的决心。    
      婚姻有的时候并不是由当事人决定的,它更多地来自周围人的热心撺掇,多少不幸的家庭就这么诞生了。    
      我曾经讲到过,黄承彦的女儿到诸葛亮家,刚一下轿,就吓死了诸葛亮的妈。这也不能完全怪小黄,因为诸葛亮的妈心脏本来不大好,一看到她,忍受不了媒婆的描述与残酷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导致血流加快,当场造成心脏大面积梗塞,一命呜呼,可以说诸葛亮的妈心理承受能力也实在太差了。    
      黄承彦的女儿嫁给诸葛亮后名扬千古,一方面是因为这女人很有智慧,另一方面是因为她承担了所有的家务,塑造了自己典型的好媳妇形象。    
      其实,诸葛黄氏承担所有的家务也是出于不得已,因为她的外貌太过吓人,没有人有勇气到她家里打工。请不到佣人怎么办?诸葛黄氏只好自己全面承包了。    
      黄承彦扮着卜卦先生,在襄阳南门城楼下摆了一个卦摊,给路人算命看相。诸葛亮路经南门,见许多人围着一个老者。老者津津乐道,侃侃而谈,听者凝神屏息,全神贯注。诸葛亮走拢一看,原来是一位卜卦先生正在海阔天空地调侃。诸葛亮也有意要为难他一下,就在护城河边捉了一只青蛙,对黄承彦说:老先生,请你给我算一算,我手里的这只青蛙是活的还是死的?黄承彦闻言大吃一惊,顿时又一喜,围观人均不知其中奥秘。黄承彦暗道,此人小小年纪已掌生死之权,果真了不起。我若说青蛙是活的,他手一捏,青蛙就死了;我若说青蛙是死的,他手一松,青蛙就会活蹦乱跳。(民间故事)    
      军 事 地 图    
      对于诸葛亮把黄承彦的女儿一夜之间变成了诸葛黄氏,人们有各种议论。有的说诸葛亮是被黄承彦的老婆联合媒婆欺骗了,也有的说诸葛亮是看中了该女的才华——甚至有人说诸葛亮一生最好的文字《出师表》完全是出自老婆之手。第三个说法是诸葛亮看中了黄承彦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    
      显然,持有第三种说法的是明白人,因为诸葛亮并不想做隐士,而黄承彦不但是大地主,也是当时彼地的望族,有办法让诸葛亮得到掌权者的赏识。    
      但如果你认为诸葛亮为了出人头地而放弃情欲生活的话,那你就太天真了。据《北堂书钞》记载,建兴初年,也就是公元二百二十四年,诸葛亮在给李严的信中写道:“吾受赐八十万斛,今蓄财无余,妾无副服。”    
      这是诸葛亮警告李严的话,因为自从刘备死后,同为托孤大臣的李严贪图享乐,不忧国事,诸葛亮是在拿自己的穷酸和李严对比,警告李严不要利欲熏心。    
      先不讲李严的下场如何,此信透露出的最重要信息是诸葛亮至少有一个妾——这事在当时可以理解,堂堂蜀国丞相,纳一个甚至多个妾有什么不可以理解的呢?我想要说的是,诸葛亮娶黄氏为妻,别有目的是显然的。    
      其实,黄承彦的女儿在成为诸葛黄氏之后,就对诸葛亮说:“上天实在眷顾我太多,我没想到能有这么好的结果。如果你要纳妾,我绝对不会阻拦你。”    
      诸葛亮当时的回答是:“容后再议。”    
      “容后再议”的意思是:我当然要纳妾,但是必须是在成功出仕之后。    
      果然,诸葛亮在压榨完岳父黄承彦的所有资源,成功地出山成了刘备的军师并帮助刘备取得南郡之后,就毫不犹豫地纳了一房小妾;后来,在长沙,诸葛亮又有了第二个;第三个妾,他是在襄阳娶到手的;而第四个妾,籍贯是益州,那时,他们已经驱逐了刘璋,成了四川的主人;第五个妾甚至来自昆明,是打败孟获后找的当地姑娘;第六个呢,是白帝城一个富户的女儿,当时刘备在这里托孤给他……人们都说,按照诸葛丞相纳妾的先后顺序和这些小妾的籍贯,就可以寻找到他一生征战的轨迹。    
      诸葛亮的记性不大好,娶一些妾来勾画自己的军事生涯地图,就更可以理解了。总之,关于纳妾的事,他就是这么解释的,大家也就这么信了,不信又有什么办法呢?他可是丞相啊。    
          
      三 顾 茅 庐    
      小霸王孙策死前对孙权说,开拓疆土,你不如我;守家护地,我不如你。孙权对这句话颇不服气,可屡战屡败后,只好外事不决问周瑜。周瑜说,这都是因为人才储备不足啊。刚好有人推荐了南阳诸葛兄弟,孙权便决定千金市骨,带着张昭、张弘亲赴南阳。    
      眼看孙权到了南阳,却在一个岔路上遭遇塞车,前后各一个车队将孙权堵到了中间。前边车上坐着刘备,车旁马上赫然骑坐着关羽、张飞;后边车上的是贾诩,两旁伴随的是贾珍和冯紫英。    
      “快,”孙权催道,“刘备、贾诩来抢人才了。”伴当们快马加鞭,居然真的超车,先到了诸葛家。    
      却说诸葛瑾、诸葛亮、诸葛均三兄弟正在家长吁短叹,诸葛均说:“老大,老二,你们总说暗中已经派人炒作我们的名声,怎么还不见人来请?”    
      诸葛瑾道:“不要着急,起码在江东,我们兄弟的大名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请的是第一炒手邓建国啊。你放心,我保证起码孙权早晚会来的。”    
      恰在此时,有人打门,诸葛瑾开门一看,回头对两个弟弟说:“怎么样?说曹操曹操就到,孙权来了,哈哈。”    
      诸葛兄弟刚把孙权、张昭、张弘让到房子里,刘备、贾诩两拨人也到了,顿时,茅庐里吵成了一片,拽胳膊的拽胳膊,拉腿的拉腿;张飞眼睛被冯紫英一拳打青,张昭的假发被关羽扯落到了地上……几乎将诸葛三兄弟撕成了九半。“别吵了!”刘备高叫一声,众人停住了手。刘备对贾诩说:“孙权是我小舅子;你侄女贾元春的丈夫今上又是我侄子;说起来都是亲戚,你们听我一句,干脆咱们猜拳好不好?”    
      贾诩有异议,道:“这方法太简陋了吧?”    
      刘备回道:“我堂哥刘禹锡说,‘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这意思就是,在这个地界,怎么着都是雅事,陋什么陋?”    
      大家只好同意皇叔兼姐夫的意见,于是三人从石头剪子布开始,经老虎杠子鸡过渡,用哥俩好六六六做总结……终于刘备拔得了头筹,孙权获得亚军,贾诩拿了铜牌——刘备挑走了诸葛亮,孙权要了诸葛瑾,贾诩只好带走了诸葛均。    
      由于三伙人一起造访南阳,后人便称此事为“三顾茅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唐·刘禹锡《陋室铭》)    
    


第五章狂放诸葛(3) 

    大 雪 无 痕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蜀汉建兴元年秋十二月,益州下了一场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