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烧酒),赌咒发誓,亵读神灵,以及别的一些罪恶,这些他们本来是很。。
②参阅亚里士多德:《尼哥马可伦理学》第Ⅱ卷
6。
③指上帝。
① infallibilite,即绝对不会犯错误的。如天主教会声称教皇就具有这种“不谬性”。
② Nicolas Boileau…Despreaux,1636—1711,法国诗人和文艺批评家,著有《讽刺诗》、《诗的艺术》等。
① Numidie,北非古国名,在今阿尔及利亚。
②据本书英译者考证,这几行诗引自德普莱奥《讽刺诗》
8,62—64,而原诗通常各种版本后两句均作:“而
如果照奴比的牧人的命令,巴加的狮子得让出利比亚”,其中“奴比”(
Nubie)是非洲古国名,在埃及与
埃塞俄比亚之间;巴加(
Barca)则为迦太基一些贵族家庭的称号。莱布尼茨可能有误引,也可能是据其它
版本。
少知道的。我们的好处和坏处都比他们多。一个坏的欧洲人比一个野蛮人还
更坏,他能文过饰非,把坏事也加以美化。可是并没有什么会阻止人们把自
然给与这些野蛮人的好处和理性给与我们的好处结合起来。
少知道的。我们的好处和坏处都比他们多。一个坏的欧洲人比一个野蛮人还
更坏,他能文过饰非,把坏事也加以美化。可是并没有什么会阻止人们把自
然给与这些野蛮人的好处和理性给与我们的好处结合起来。
说,我但愿那些主张有天赋观念的人能告诉我,这些原则究竟能够还是不能
够被教育和习惯所抹去。如果它们不能被抹去,那么我们就应该能在所有的
人之中发现它们,并且它们应该在每一个个别的人心中清晰地呈现出来。如
果它们能够被外来的观念所改变,那么它们就应该越接近它们的起源时就显
得越清楚和越明亮,我的意思就是说在那些儿童和无知的人之中,对于他们,
那些外来的意见造成的印象是比较少的。不论他们愿意站在哪一边,他说,
他们都将清楚地看到,这种主张已为坚定不变的事实和连续不断的经验所否
定。
德我很惊讶您的高明的朋友竟把弄模糊和抹去混淆起来,正如你们那
一派有人把不存在和不出现混淆起来一样。天赋的观念和真理是不会被抹去
的,但它们在所有的人(象他们现在那样)之中,都被他们趋于肉体需要的
倾向,尤其常见的是被无端发生的坏习惯弄模糊了。这种内在之光的标志,
如果不是感官的混乱知觉转移了我们的注意力,是会在理智中永远明亮,并
且会给意志以热量的。这就是圣经也和古代及近代的哲学家们一样常谈到的
那种战斗。
斐这样,那我们就发现自己和没有这样的光一样处在浓厚的黑暗之
中,和处在同样巨大的不确定状态之中了。
德上帝不容许这样;否则我们就将既没有科学,也没有法律,甚至也
没有理性了。
§21。22。等等。斐我希望您至少会同意那偏见的力量,它常常使人把那
来自听任儿童去接受的坏教训,以及来自教育和交往所给与他们的坏习惯的
东西,当作自然的。
德我承认您所追随的这位卓越的作者在这个问题上说了一些很好的东
西,而如果能够恰如其分地加以对待,是有它们的价值的;但我不相信它们
是和正确理解的关于那自然的或关于天赋真理的学说相冲突的。而我深信他
不会想把他所指出的扩展得大远;因为我也同样深信有很多被当作真理的意
见只是习惯和轻信的结果,也有许多意见,某些哲学家想让人把它们当作偏
见,却是在健全理智上和在自然中有根据的。也有同样或更多的理由来提防
那样一些人,他们由于野心,最通常地是自诩创新,而不是对老的印象提出
挑战。而在对老的和新的思想作了充分思考以后,我发现大部分已被人接受
的学说是经得起健全理智的考验的。因此我但愿明智的人们要寻求什么来满
足自己的野心时,宁可多从事于建设和前进而不要搞后退和破坏。我祈求人
们宁可象那些罗马人来建造那些美好的公共建筑,而不要象那位汪达尔王①,
他的母亲嘱咐他,既然不能希望达到和这些伟大建筑同等的光荣,就设法把
它们破坏掉。
斐攻击天赋真理的高明人士的目的,就是要防止人们在这美名之下放。。
①汪达尔人(
Vandales)是古代日耳曼民族的一支,这里所说的汪达尔王是指克洛可斯(
Chrocus),据说
他和苏维汇人(
Sueves)及阿兰人(
Alans)一起在美茵兹附近渡过了莱茵河,听了他母亲的坏主意,在高
卢和日耳曼进行了大破坏,事见伊达修斯(
Idatius)的编年史第
62章。
纵偏见和设法掩盖自己的懒惰。
纵偏见和设法掩盖自己的懒惰。
第三章关于思辨和实践的两种天赋原则的其它一些考虑
第三章关于思辨和实践的两种天赋原则的其它一些考虑
德赞成天赋真理的人就是一定得主张并且深信这些观念也是天赋的;
而我承认我是同意他们的看法的。是、可能、同,这些观念就是十足天赋的,
以致它们进入了我们的一切思想和推理之中,而我把它们看成对我们的心灵
说来是本质的东西;但我已经说过,我们并不总是给它们以特殊的注意,并
且我们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才把它们分辨出来。我还说过,我们也可以说是
“是”,“我们”这个“是”就是天赋的。。 ①;而对于“是”的认识是包裹在我
们对我们自己的认识里面的。在其它一些一般概念中也有某种相近的情况。
§4。斐如果同一性的观念是自然的,并且因此是如此显明和当下出现
在心灵之中的,以致我们应该从在摇篮里的时候起就认识它,我但愿一个七
岁的孩子或甚至一个七十岁的老人能够告诉我,一个人,作为一个由身体和
灵魂复合成的生物,当他的身体已改变了时,究竟是否还是同一个人;还有,
要是假定了灵魂轮回,欧福伯是否和毕达哥拉是同一个人。②
德我已经充分他说明过,对我们是自然的东西,并不是我们以此从摇篮
里就认识的;并且甚至一个观念可以是为我们所认识的,而我们并不能立即
解决由此可能形成的一切问题。这就好比有人硬说一个小孩因为不会费心去
认识正方形的对角线和它的边是不能通约的,他就不会认识什么是正方形和
它的对角线。对于这个问题本身,我认为用我在别处已阐明的关于单子的理
论①已用推证的方式予以解决了,我们以下也还将更充分地来谈这个问题。
§6。斐〔我看得很清楚,要是我借口全体和部分这两个观念是相对的,
是依赖于数和广延性的观念的,而对您提出反驳说,宣称全体大于部分这条。。
①这两句话原文是:“。。
puisque nous sommes des etres,I’etre nous estinne”。这里的
etre,本来也可译作
“存在”或“有”,这样译丈可能通顺一点。但这话是接着上文“‘是’的观念是天赋的”来说的,而这
又是由上文表述“矛盾律”的“一物不可能同时既是又不是”这个命题来的,为求上下文一致起见,故仍
译作“是”,原文本无引号,为求表示这里的“是”是作名词用,姑加上个引号。本来也可把表达“矛盾
律”的那个命题中的“是”也译作“存在”,如洛克《人类理解论》中译本就是这样译的,但这命题既是
个形式逻辑上的基本思想律,并不是个古典哲学中所谓“本体论”上的命题,似乎以译作“是”较妥,因
为它其实并不涉及所说对象客观上“存在”与否。
②古希腊最早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毕达哥拉(
Pythagore或
Pythagoras。公元前六世纪)宣扬灵魂轮回的谬论,
自称是黑梅斯神的一个儿子的第五次降生,并从他接受一种能力,能记得自己以往各代的情况。这里欧福
伯(
Euphorbe或
Euphorbus)当是传说中毕达哥拉的灵魂在另一世降生成人时的名字。可参阅[法]罗斑:
《希腊思想和科学精神的起源》,
1965,商务版,第
92页。
①莱布尼茨在本书中借“德奥斐勒”之口所宣扬的理论以及对洛克的反驳,都是根据他的关于“单子”的
唯心主义学说,他在写作本书的前后,在一系列论著和书信中,都曾对他的“单子论”作了各种方式的阐
述,其中较重要的有原无标题的《关于形而上学的谈话》以及《论自然和神思的原则》、《关于自然和实
体及它们之间的交通以及灵魂和身体之间的联系的新系统》,等等,而最集中的、纲领性的著作则就是《单
子论》,目前已出版的中译丈,可参阅《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皙学》,
1975,商务版第
483—499页
《单子论》一文。
公理不是天赋的,我这种反驳将是徒然的,因为您显然将主张有这样一些各
公理不是天赋的,我这种反驳将是徒然的,因为您显然将主张有这样一些各
②)
德您是对的,并且我甚至毋宁认为广延性的观念是后于全体和部分的
观念的。
§7。斐〔您对于上帝是应该受崇拜的这一真理怎么说呢?它是天赋的
吗?〕
德我认为崇拜上帝的义务是说必要时当表示尊崇上帝超过其它一切对
象,而这是上帝的观念和上帝的存在的必然后果;在我看来这就意味着这一
真理是天赋的。
§8。斐但无神论者似乎以他们的例子证明了上帝的观念并不是天赋
的。且不说古代人已提到过的那些人,人们不是发现有一些民族整个地既没
有任何上帝的观念,也没有用以表示上帝和灵魂的名称吗?如在苏尔达尼亚
湾,在巴西、在加勒比诸岛、在巴拉圭就是这样。
德〔已故的法布利丘先生。。 ①,一位著名的海得尔堡的神学家,曾为人类
作了一个申辩,以清除加给它的无神论的罪名。这是一位有很大的精确性、
并且远远超出许多偏见的作家;不过我不想进入这种关于事实的讨论。我承
认是有整个民族从未想到过至高无上的实体,也未想到过灵魂是什么的。我
记得,当在我的请求和维特生先生②的赞助下,有人想在荷兰为我搞一本祷告
文的巴朗多拉③语译本时,他在愿你的名成为神圣这个地方停住了,因为他无
法让巴朗多拉人懂得神圣是什么意思。我也记得在为霍屯督人④准备的信条
中,不得不用在当地意思是指一种温和的风的一些语词来解释圣灵(这不是
没有道理的),因为我们的希腊文和拉丁文的,anima,spiritus ①这些词,
原意也无非是指人所呼吸的空气或风,有如一种最精细的东西,是我们用感
觉认识到的;而人们是从感觉开始,以便一点一点地引导人达到那超出感觉
之上的东西。可是,在达到抽象知识方面所发现的这全部困难,丝毫也不产
生什么能以否定天赋知识的东西。有一些民族根本没有一个相当于“是”的
这个词;难道有谁怀疑他们对于“是”是什么的知识吗?尽管他们很少抽象
地想到它。此外,我读了我们这位卓越的作者论到上帝观念的那段文字,(《理。。
②按这最后两句各本法文原文均为“
puisque vous soutiendrez apparemment;qu’il y a des idees innees
respectives et que celles des nombres et de I'eten…due sont innees aussi。”而英译文作:“since you would apparently
maintain that there are ideas conditionally innate,and thoseof number and extension are to such a degree innate。”
(“因为您显然将主张有一些观念是有条件地天赋的,并且那些数和广延性的观念是在这样的程度上天赋
的。”)录此以供参考。
① J。L。Fabricius,1632—1697,海得尔堡大学希腊文教授和哲学、神学教授,曾作《人类对无神论的责难的
申辩》(
Apologia generis humani contra calumniam atheismi)一书,发表于
1662年。
② Nicolas Witsen,约
1640—1717,荷兰人,曾任荷兰驻俄国大使,阿姆斯特丹市凄议员,市长等,曾和莱
布尼茨交往并通讯。
③ Barantola,按系我国两藏拉萨的旧名称。
④ Hottentos,非洲南部的黑人部族。
①希腊文,或音译作“普纽玛”,原义就是“嘘气”,如古希腊斯多葛派就把它作为既是由火和气造成的,
又是有理性的,能思想的,是生命的原则或精神:拉丁文
anima,Spiritus也是由气的原义转化为有生命的、
灵魂、精气、精神等意义。
智论》第一卷,第。。 3章。。 智论》第一卷,第。。 3章。。 §9)发现它是这样美,这样使我喜欢,使我情不自
禁地要加以引述。这就是他的原文:“人们总免不了对这样一些事物有某种
观念,这些事物是和他们交往的人总常有机会以某种名称向他们提到的,而
如果这是这样一种东西,它本身带有卓越、伟大、或某种异乎寻常的性质的
观念,使人在某一点上发生兴趣,并且以一种绝对的和不可抗拒的力量的观
念印在人心中,以致使人不禁产生恐惧”(我还要加一点:并且以一种至高
至大的善的观念使人不禁产生爱),“这样一个观念,按照一切现象来看,
应该比任何其它观念都造成更强烈的印象和传播得更广,如果这是一个和最
单纯的理性之光相一致,并且是从我们知识的每一部分自然地流出的观念,
就尤其是如此。而上帝的观念就是这样的观念,因为一种异常的智慧和力量
的光辉灿烂的标志,在一切创造的作品中都表现得如此明显可见,以致一切
愿作反省的理性生物,都不能不发现这些奇妙作品的作者;而发现这样一个
存在,应该在所有听说过一次的人灵魂中就自然地造成印象,这印象是如此
巨大,并且本身带着有如此重大的份量和如此适于在世界上传播的思想,以
致使我完全感到奇怪的是在地球上竟能找到整个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