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七因明"辩学体系
《佛教"七因明"辩学体系》|总人气: 117| 总推荐: 0| 总收藏: 0| 简介:
姚南强 近年以来,国内的各种论辩赛几成时尚。论辩成为锻炼思维及公关能力的重要手段,各种关于论辩的书刊也应运而兴。但严格而言,论辩学是一门横跨学科,其中交融有逻辑学、哲学、语言学、美学、公关学、心理学等诸多内容,构造一个现代的论辩学体系仍然是学者们探讨的一个课题。其实,在古代科学尚未分化之前,就有很多古典式的论辩学体系。亚里士多德《工具论》中专设有“论辩篇”,中国的先秦有“墨辩”,而在中古印度,佛教在与外道及内部各宗的论诤中更是形成了比较严密的论辩学体系,自《方便心论》之后,大乘瑜伽行宗的《瑜伽师地论·本地分》提出的“七因明”更具有典型性。《瑜伽师地论》(以下简称《地论》)是由无著托弥勒名而作。无著是北印度富娄沙富国人,约生活在公元四、五世纪,是大乘瑜伽行宗(有宗)的创始人。其著述极丰,被冠之为“千部论主”,而且又极善辩。所谓“七因明”分别是指:“一、论体性,二、论处所,三、论所依,四、论庄严,五、论堕负,六、论出离,七、论多所作法。” (《瑜伽师地论·卷十五》,以下引文不再另标)就论辩中的语言、语境、论式、过失、条件、心理、审美等问题有全面的阐发。...你可能喜欢
- 01-01略说佛教各派互不相违
- 01-01胡晓光:略论佛教本体
- 01-01佛教的涅槃思想
- 01-01从永明禅师的唯心观谈
- 01-0120世纪欧美的佛教研究
- 01-01欧阳竟无佛教教育思想
- 01-01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
- 01-01佛教史
- 01-01佛教四大部派宗义讲释
- 01-01佛教入门
- 01-01十大佛教经典语,你最
- 01-01简论佛教哲学对宋明理
- 01-01佛教圣典 关世谦居
- 01-01佛教"七因明"辩学体系
- 01-01佛教书籍目录及下载地
网友对《佛教"七因明"辩学体系》评论

·你觉得《佛教"七因明"辩学体系》写的如何,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呢,赶紧登陆或者注册发布下你的看法吧?
·共同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请不要发表辱骂、攻击型等不良言论
·共同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请不要发表辱骂、攻击型等不良言论
《佛教"七因明"辩学体系》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