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将保留的和不必保留的
《必将保留的和不必保留的》|总人气: 34| 总推荐: 0| 总收藏: 0| 简介:
朱 正 作家的历史地位,是个老题目。杜甫说的是:“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作这诗的杜甫,历史地位就比王杨卢骆更高。比他晚生了几十年的韩愈就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同样是关于李杜,过了一千年,就有人从新的角度来思考了。清人赵翼的诗说:“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他是看到一千年里出现的那许多新人新作,新的文学观念和新的文学体裁,才有这样的见地,发这样的感慨吧。 他的那些杂文集不分门类题材,按年编集。其中怀人忆旧,悼亡抒情诸篇,属于散文创作。而一些书评序跋,文学短论之类,多带有一点学术著作的性质。这些文章后世读者当会同散文作品和学术著作一样去阅读和欣赏。通常人们所说的杂文主要是指那些社会批评、文化批评以及时评和政论。从在《新青年》上发表的那些随感录开始,他就在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之下,对数千年流传下来的中国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旧制度采取了鲜明的、坚定的批判态度。这些文章显出了他对中国传统和现实的深思和洞察,显出了他对国家命运和世道人心的深切关怀。他在生前被人称为“思想界前驱者”,身后被人称为思想家和革命家,主要就是因为他的这些杂文作品。可是,鲁迅自己并不希望这些文章有多长的生命。他在为第一本杂文集《热风》写的“题记”中说:“我以为对于时弊的攻击,文字须与时弊同时灭亡,因为这正如白血轮之酿成疮疖一般,倘非自身也被排除,则当它的生命的存留中,也即证明着病菌尚在。”杂文还有生命,即证明它所攻击的时弊还没有消除。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痛苦地承认,虽说时间已你可能喜欢
- 01-01不完美爱人 作者:单调
- 01-01第七讲 老子的智慧与
- 01-01楔子:三个完全不同的
- 01-01初入官场的和琳
- 01-01(HP同人)斯内普教授的
- 01-01必将保留的和不必保留
- 01-01野史上记载的和珅家产
- 01-01带发修行的和尚(寄秋)
- 01-01回来的和回不来的 作
- 01-01我的和亲生涯
- 01-01七只银色的和平鸽
- 01-01百家讲坛-历史上的和
- 01-01历史上的和申
- 01-01历史上的和珅
- 01-01我的和亲生涯 作者:黑
网友对《必将保留的和不必保留的》评论

·你觉得《必将保留的和不必保留的》写的如何,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呢,赶紧登陆或者注册发布下你的看法吧?
·共同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请不要发表辱骂、攻击型等不良言论
·共同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请不要发表辱骂、攻击型等不良言论
《必将保留的和不必保留的》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