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历代大儒 编者:舒大刚
《中国历代大儒 编者:舒大刚》|总人气: 63| 总推荐: 0| 总收藏: 0| 简介:
一、儒学的流变中国儒学,是在孔子学说基础上不断发展演变形成的。儒学发展史大致可分为六个时期,即先秦儒家、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和现代新儒学。先秦儒家诞生于春秋末年,为孔子所创立。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又是我国第一个职业教育家,他一生教学,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又删订《诗》、《书》,修起《礼》、《乐》,赞《易》,修《春秋》,制定了儒家经典。他还精研罩思,形成“仁义礼”一体论、仁政德治论和“君子”道德伦,为儒家学派奠定了理论基础。从此,作为有经典、有纲领、有徒众的儒家学派正式问世了。孔子创立儒家,其意义不仅仅在于一个学派的诞生,而且由于儒家讲学之风的影响,促成了诸子争鸣的形成和百家的诞生,带来了中国学术繁荣的第一个高潮。战国是儒学壮大期。此时儒家得到初步发展,成为势力强大的一世“显学”。《史记》说:“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儒林列传》)在诸子百家竟相争鸣的学术风气下,儒家作为一个“游文于六艺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汉书·艺文志》)的显赫学派,在列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与风靡一时的墨学并为当时的两个“显学”。但这时儒家内部也产生了分化,韩非说:“孔墨之后,儒分为八。”有“子张氏之儒”、“漆雕氏之儒”、“子思氏之儒”、“颜氏之儒”、“仲良氏之儒”、“乐正氏之儒”、“孟氏之儒”和“孙氏之儒”。班因说:“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即指此而言。儒家八派的流传宗旨多不可详,唯子思、孟氏、孙氏三家略可称说。子思即孔子之孙孔亻及,孟氏即孟你可能喜欢
- 01-01中国道教
- 01-01国殇:中国民营企业考
- 01-01中国神秘事件录之古墓
- 01-01中国女首富:张茵
- 01-01中国特种兵
- 01-01中国散文
- 01-01吴祖光代表作(中国现
- 01-01中国式离婚
- 01-01中国新股民必读全书
- 01-01中国十大古典悲剧编著
- 01-01中国式秘书
- 01-01钓鱼岛是中国的
- 01-01中国橘子之谜
- 01-01中国改革的试验区
- 01-01中式推销-一个中国推
网友对《中国历代大儒 编者:舒大刚》评论

·你觉得《中国历代大儒 编者:舒大刚》写的如何,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呢,赶紧登陆或者注册发布下你的看法吧?
·共同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请不要发表辱骂、攻击型等不良言论
·共同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请不要发表辱骂、攻击型等不良言论
《中国历代大儒 编者:舒大刚》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