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银行也是异曲同工。顾客通过电话与电脑的连线,即可进行转帐、汇款、缴费、贷款、信用卡交易、下单买卖股票等等动作。它可以演化成“无人银行”,传统上必须由人亲至银行完成的一切手续,都被无中生有的电脑所颠覆,所取代。
抹黑与骗局
无中生有,用在正途是发明,用在邪路是害人。
当它被扭曲运用时,大抵以两种恶德出现:一是捕风捉影,罗织罪名;一是虚构故事,骗人图利。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于七十岁时被控两大罪名,一是对诸神不敬,一是腐化雅典市民。两项指控,使他被判死刑。这位视真理如生命的大思想家,在法庭上为莫须有的罪名而慷慨陈辞,然后从容服毒而死。
罗织罪名,一般常见的例子就是在办公室里打小报告、在选战中散发“黑函”。黑函、八卦、小报告,是恶质竞争文化的缩影。我忌妒你、争不过你,就造谣中伤,拉你下马。美国有一家消费性产品公司的副总裁说:“如果我们在新产品的开发上,也像创造新谣言一般有创意,或许我们会是购并者,而不是被购并者。”说这家经营不善的公司是被谣言击垮,一点也不为过。
1703年,英国伦敦有个二十五岁的年轻人乔治·邵马纳泽,是土生土长的福尔摩沙人,皈依了基督教。他用三寸不烂之舌,使得英国当局聘他在牛津大学教授“福尔摩沙语言”,此“完全骗局”的重头戏,是一本名著《福尔摩沙的历史与语言》。这部畅销书描述福尔摩沙的生活习俗说:岛人茹毛饮血、每年杀死18万个九岁以下的小孩,挖其心来祭神。邵马纳泽的谎言流传了几十年,他死后,其遗嘱面世,他坦承了这是一场无中生有的大骗局。
第二部分无中生有(2)
用谣言击倒巨人
汉武帝时,太监苏文利用赵婕妤“14个月怀胎”的谎言,以及汉武帝的猜疑心理,暗中策划夺嫡大计。先是无中生有,以埋蛊为手段,陷害仁厚的太子刘据,再运用高超的语言杀人术,将刘据逼到走投无路的困境。曾经叱咤风云、自诩英明的汉武帝,在残酷的斗智游戏中彻底落败,悔恨地在“思子宫”里孤独地度过晚年。
一个耳根软的老板,一句谣言、一句捕风捉影的话,就可以击倒他!
成功的过程,多半是“无中生有”——从梦想出发、从零开始。
由成功转向失败的过程,多半也是“无中生有”——散播谣言、相互猜忌。
原典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无而示有,诳也。诳不可久而易觉,故无不可以终无。无中生有,则由诳而真、由虚而实矣,无不可以败敌,生有则败敌矣。如:令狐潮围雍丘,张巡缚蒿为人千余,披黑夜,夜缒城下;潮兵争射之,得箭数十万,其后复夜缒人,潮兵笑,不设备;乃以死士五百砍潮营,焚垒幕,追奔十余里。
【诠释】
诳,是诳骗之意。但是,有效的诳骗并非一味以虚言欺惑,不是一迳地诈骗,而是要真、假相互为用,让对手把我们的诳骗当成真的。阴,是假象;阳,是真相,“少阴、太阴、太阳”可解释为:以大大小小的假象,去遮掩真相。
无,故意说成有,这是诳骗。但是诳骗只能用在一时,久了一定会穿帮,所以不能一直以无欺有,老是用假象骗人。怎么办呢?就要在根本没有之处,捏造事实,让它看起来若有其事,对手会被虚实莫辨中受骗,终而信以为真。如果徒托空言,不足以制敌,还要制造一些假象、配合部分事实,交互运用,如此的无中生有,就可以制敌了。
唐朝“安史之乱”时,安禄山派令狐潮率大军围攻壅丘,镇守壅丘的名将张巡孤立无援,命军中收集蒿草,扎成1000多个草人,与真人惟妙惟肖,趁着黑夜用绳子绑着草人,从城墙上垂挂而下。围城的士兵以为守军夜袭,急令弓箭手猛射,如此一来,张巡获得了数十万枝箭;翌日,张巡故技重施,又趁夜晚派500个“草人”攀城而出,围城士兵以为这是老套,不以为意。500个草人原来是勇士,借着黑夜掩护及敌人不备,突袭敌营,纵火焚其壁垒,令狐潮大败,被追杀十余里。张巡无中生有、无有互用,完成了一次以弱击强的军事行动。
第二部分暗渡陈仓(1)
明的来,暗的去◎挂羊头卖狗肉
【通俗涵义】说一套,做一套
【策略核心】表里不一
刻意树立一个目标(表)为晃子,暗中积极进行另一个目标(里)。
行动与目标相异。
挂羊头,卖狗肉,这是什么店?大多数的人看来,它是一家羊肉店。羊头的作用是“聚焦”,让人们以眼见为真,借此掩护,在暗中进行狗肉买卖。
楚汉相争时,张良策划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地道的挂羊头,卖狗肉。
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入主汉中;并将三名秦国降将(三秦)分封在关中,堵住了刘邦的出口。张良向刘邦献计,一方面派大军修复出入汉中、关中的一条300余里栈道,暗中则积极准备从一条不为人知的秘道出兵,前往陈仓,袭击关中。汉军大修栈道,勇气可嘉,动机可疑,智商可虑。但是,汉军除了愚公移山,确实无计可施。明修栈道的动作一直牵引三秦的视野,麻痹了三秦的防备。当汉军出其不意地从另一条秘道攻入关中时,雍王章邯尚不知发生了何事。
在希腊神话中,希腊人奥狄赛设计了一匹巨无霸木马,随军进攻特洛伊人。希腊人故意把木马丢弃在特洛伊城外后,撤退而去,特洛伊人掳获木马,将它拖回城里;半夜,潜藏(暗渡)在木马腹中的希腊战士暗中打开城门,发射信号,希腊军队卷土重来,一举攻占了特洛伊。
招降纳叛,眉来眼去
“暗渡陈仓”与“声东击西”,都是手段与目标背离。暗渡陈仓之计,是两计合一,扮演误导任务的“明修栈道”,发挥极大的转移视听之作用,是战略性的;声东击西的“声东”,是战术手段,一时骗过对手,以助攻呼应主攻。
招降纳叛,从本质而言,是“斩稻穗”,掠人之美;从理念而言,是“杂交”,鸡兔同笼;从行动而言,是“勾引”,互送秋波。在眉来眼去之间,一切人情义理荡然无存。三国时,曹操为了爱徐庶之才,把徐庶的老母“请来”,原是刘备阵营的徐庶,因为老母被扣,只好投向曹操。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心里头虽有所属,但在行动上,他自己谨守做人的分际,也不为难曹操,也不愧对刘备,使三方面都不失格调!
创造模糊地带
明与暗之间、名与实之间,有着模糊地带。暗渡陈仓的策略核心,是在模糊地带上下其手。
暗,有遮掩、偷渡之意,因此“暗渡陈仓”一词,多被引喻为男女之间私情。总经理与秘书出国,以考察业务名义,暗中苟且。偷情男女,借着早晨的健身运动、晚上加班赶工、交际应酬的名义,暗通款曲。
有些“基金会”名义是公益慈善,实际却是为了逃税;有些黑道以成立公司、经营正当生意为晃子,暗中仍操“黑”业。最明目张胆地“暗渡”者,莫过于“老鼠会”,表面上是招牌响亮、产品多元的企业公司,暗地里千方百计诱使会员自掏腰包冲刺业绩,以追逐总裁、总监、总督的荣耀宝座。在众多会员竞相追逐虚荣之际,老鼠会达到了大量吸金的目的。
第二部分暗渡陈仓(2)
做人处世,表里如一
所有谍报工作都需要“明修栈道”,树一个招牌当做晃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替德国进行情报工作的荷兰倩女玛塔·哈莉,便是以职业舞蹈家的身份,在巴黎打进上流社会,据说她的情夫包括法国内阁部长、德国皇太子、荷兰首相。舞蹈与姿色,是她的羊头;情报交易,是她的狗肉。最后,德国人泄漏了她的身份,她的一堆情夫试图营救她,却因为罪无可逭,仍被处死。
《大未来》作者艾文·托佛勒在讨论“间谍市场”时说,“二十世纪初,童军创始人罗勃·鲍登鲍威尔就曾经假冒收集蝴蝶的专家,旅行巴尔干半岛,将各种防御工事都画在蝴蝶翅膀上复杂的花样里。”他毫不讳言地指出:“美国中情局和法国情报单位都曾把最肮脏的工作,交给流氓和黑手党去执行。情报单位也常设立冒牌公司,最著名的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专门反纳粹的‘外国精致风衣公司’,或美国中情局在越战期间创办的航空公司。”
在尔虞我诈、互不信任的社会中,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做的!
在政治或军事上,免不了挂羊头卖狗肉,表里不一;做人做事,却得讲求言行一致,不要明来暗去。
原典
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奇出于正,无正则不能出奇。不明修栈道,则不能暗渡陈仓。昔邓艾屯白水之北,姜维遣廖化屯白水之南,而结营焉。艾谓诸将曰:“维令卒还,吾军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我,令不得还,必自东袭取洮城矣。”艾即夜潜军,径到洮城,维果来渡。而艾先至,据城,得以不破。此则是姜维不善用“暗渡陈仓”之计,而邓艾知其“声东击西”之谋也。
【诠释】
故意另树目标,明示以企图(佯动),以牵制敌人,而在暗中积极进行另一个计划(有主)。
所谓“奇正相生”,用兵之奇,是从正常的用兵之道理变化产生的,惟有透过正常用兵之道的掩饰,才能出奇制胜。不“明修栈道”,就无法扰乱敌人的判断,达到“暗渡陈仓”的目的。
三国时期,魏将邓艾屯兵在白水北岸;蜀将姜维派遣廖化屯兵白水南岸,扎营对峙。邓艾对诸将说:“姜维仓卒引军而来,我军兵力较少,却不见他搭桥渡水来袭的动作,显然姜维派廖化前来是要与我僵持,牵制于我,他却暗中东去袭取洮城。”于是,邓艾乘夜行军,先一步赶至洮城。果然,姜维来袭。因为邓艾据城防守,而不被蜀军所破。姜维不善于运用“暗渡陈仓”之计,而邓艾却能洞察对方“声东击西”之谋。
第二部分隔岸观火(1)
像秃鹰一样锐利◎等着捡便宜
【通俗涵义】隔山观虎斗;坐收渔利
【策略核心】秃鹰行动
袖手旁观,按兵不动,于最佳时机出击。
借机点火,制造乱局,以利进取。
“赤壁之战”时,诸葛亮与周瑜共同谋划,用火攻曹操水军,一切计议已毕,就等一战。诸葛亮对蜀主刘备说:“主公可于樊口屯兵,凭高而望,坐看周郎今夜成大功也。”这便是标准的隔岸观火。
《战国策》上说,赵国将伐燕国,苏代扮演说客,替燕国向赵惠王游说,他说:“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诸葛亮要刘备隔岸观火,便是要坐看魏与东吴来一场“鹬蚌相争”,以便蜀国从中得利。
在失控、脱序的局势中,作壁上观往往是最佳的策略。
观望,坐收渔利
《孙子兵法》说:“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则动,不合于利而止。”领导者、政策执行者不可意气用事,“合于利”才采取行动,不合于利,就要观望。
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两大势力倾轧不已,政局分崩离析,董卓拥兵自重,观望乱局,及至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密召董卓,董卓这才挥兵入朝,尽诛宦官,趁机独揽大权,自任为相国。观望,使他在关键性时刻主宰了政局。袁世凯同样以“隔岸观火”之计,掌控了清末民初的政局。
明神宗十岁继位,首辅高拱、宦官冯保为了权力的卡位,新仇旧恨交加,水火不容。张居正作壁上观,等到高拱被冯保斗垮,张居正渔翁得利,出任首辅,独掌大权。
从“Timing”的角度来看,就能看出隔岸观火的策略核心。观望,可以等到竞争者两败俱伤,此时便是最佳的介入点。企业竞争、商场规则亦复如此。股市的术语,便是“最佳买点”。在波段循环的底部,最为有利;在波段的头部介入,那就成为最后一只老鼠了。
战国时代的大商人白圭,是中国企业经营的鼻祖,他说:“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把政治、军事的谋略拿来从事商战,白圭是第一人。他的成功诀只有八个字:“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这是利用市场秩序紊乱时,逆向操作,掌握最佳的买卖点。
隔岸观火,不能单纯的等待,要有锐利的眼光、剑及履及的决心、果断的行动力。要像翱翔天际的秃鹰,看似逍遥自在,实则严阵以待,它锐利的双眼,正紧盯着几百公尺外的一动一静;它等待地面发生一场血腥的猎杀,以便捡拾战果。
第二部分隔岸观火(2)
项羽的英雄本色
作壁上观,有时是因为插不上手。《史记·项羽纪》上说:项羽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何等英雄本色!项羽大破秦兵于巨鹿,摧枯拉朽,诸侯军只能作壁上观;他召见诸侯将领,各将领都不敢仰视!项羽的万丈光芒在此一役。此后的项羽乏善可陈,只剩一堆笨拙的政治手腕,一步一步走向灭亡而已。
权力中的烈火
当天下人“非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