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大宇集团给牟光英团队开出的价码比腾飞集团高的多得多。
可无论是牟光英还是赵谦益并不觉得韩国大宇这里是善地。
原因很简单,韩国人用强大的银弹攻势把他们挖来是不假,但主要目的可不是研制什么轻型战斗机,而是力所能及的把他们身上的学识、技术以及经验榨干。
为此可以说是不折手段,除了金钱外还有美女、还有监听、还有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学术交流……
总而言之一句话,那就是用尽各种办法把牟光英脑袋里的东西挖出来。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种事儿,牟光英和赵谦益实在太清楚了,于是等到腾飞集团向他们投来橄榄枝,团队内部的骨干一商量,干脆啥也别想,不管腾飞那边是不是狼窝,先从虎口这里脱身再说!
第973章 庄懂直接负责
是的,虽然腾飞集团给的回复超出了牟光英等人的预期,但他们并不认为腾飞集团是个好的去处。
这除了他们根深蒂固的觉得国内的经济落后,科技低下外,最主要的还是腾飞集团向大宇集团提交的财务报告显示,整个腾飞集团几乎是被FCNB—2000民航客机给拖垮。
因为从1990年到现在,腾飞集团在FCNB—2000民航客机的累计投入达到了320亿人民币,同期腾飞集团的收入不过103亿人民币。
这还是收入,刨去成本,留下的利润只有27亿人民币。
27亿VS320亿,超支率几乎能让人崩溃。
哪怕是国内的政府提供补贴也填不上这么大的窟窿,若非如此,腾飞集团又怎么可能把各种好东西拼命的向大宇集团卖卖卖。
基于此,牟光英等人断定,腾飞集团招揽他们估计也没啥好心思,极有可能因为自身的财务状况太糟糕,干脆放弃研制民用飞机,转投军用飞机,以此获得政府和军方的支持。
而他们IDF战斗机研发团队,作为亚洲地区唯一的三代机研发天团,自然就成了腾飞集团看中的宝贝,准备收入麾下,培养自己的战斗机研发能力。
套路不新鲜,基本跟大宇的一模一样。
问题是现如今牟光英等人根本就没得选择。
就拿牟光英来说吧,早年毕业于某岛的岛北大学,之后赴美留学深造,先后在康奈尔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和耶鲁大学获得航空工程学士;空气动力学硕士以及机械工程学博士。
之后进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专门进行先进空气动力学气动外形的研究。
数年之后,被洛克希德公司挖走,参与到F—16战斗机后续型号的研发与生产。
随后加入格鲁曼公司,成为气动力学研究部的主管,一边从事复杂气动外形的验证工作,一边参与F—14B“雄猫”舰载战斗机的升级。
到了八十年代初的时候,身为某岛人的牟光英响应某岛当局“国机国造”的号召,放弃美国的优厚待遇,领着全家返回某岛,成为IDF战斗机研发部的主任(相当于总设计师)。
结果IDF战斗机是出来了,某岛却因为得到了更加先进的F—16,立刻放弃IDF战斗机的后续改进升级计划,直接把牟光英等人打入冷宫。
想想当初回来时当局的甜言蜜语,一口一句光英同志,现在不需要就变成了生分的牟先生。
牟光英不寒心才怪呢。
于是等到韩国大宇集团跑过来橄榄枝,牟光英想都不想就率领全家离开某岛投奔韩国。
却不想大宇集团也是个渣男,只馋他的身子,不在乎他的感情。
然而这个时候,牟光英想回去都晚了。
因为他在离开某岛时与当局签过协议,不从事任何航空飞行器的研发,否则将会被当局制裁。
结果出来后就去了韩国搞轻型战斗机,这不是在打某岛当局的脸嘛,还回去,回去就要坐牢,牟光英怎么可能回去?
至于回美国,同样不现实,到不至于坐牢,但想找个体面的工作是不可能了,因为离开美国的时候牟光英签过一份敬业协议,同样是离开美国后不得参与任何国家和地区的航空器研制,期限是20年。
然后……牟光英就把这份协议当放屁了,这要是回去,美国的航空界必然将他封杀到怀疑人生。
至于欧洲和日本……美国的敬业协议在欧洲比欧洲自己的还要管用,同样去不了。
剩下的印度、印尼等地,牟光英又看不上不想去,剩下的还有多少选择?
类似的情况不止牟光英,团队中的成员有一个算一个,情况都差不多。
说好听的他们这叫从事的工作太高端,就业面窄;说句不好听那就是高不成低不就。
没办法IDF在亚洲范围内装个13还成,放到世界范围内那就是个弟弟,不然换成苏—27的总师全球投简历试试?啥敬业协议,所有的巨头都能当成废纸。
所以,说来说去牟光英等人还是咖位不够,所以只能在大宇和腾飞这两家同样咖位一般的企业中二选一。
而牟光英等人之所以急着脱离大宇这个虎口,奔到腾飞这个狼窝还真不是为了腾飞集团开出的条件,而是觉得腾飞集团糟糕的财务状况撑不了几年,靠着腾飞集团成立经济实体的他们届时从容脱离腾飞集团在港岛或新加坡这样的高度开放地区扎下根,为印尼、印度、日本、韩国甚至中国大陆做航空器方面的设计业务和技术支持,又自由,又不惹麻烦,还有钱赚,岂不是快哉。
可问题是,腾飞集团已经快完蛋了,都要指望大宇集团输血救命,又用什么办法让他们脱离大宇集团呢?
“这个……”听着牟光英的疑问,赵谦益不禁脸色一苦:“跟我接洽人说,我们团队的事已经由他们腾飞集团的董事长兼CEO庄建业,庄懂直接负责,所以……所以……”
“所以什么!”牟光英有些着急。
“所以,他也不知道庄懂会用什么办法。”
听了这话牟光英本来充满希望的面庞上立刻被满满的失望所取代,赵谦益眼见于此连忙又补充道:“那人说了,他们庄懂很厉害的,当年凭一己之力把腾飞集团弄成这般模样,能力之强举世罕有……”
“呵呵~~~”没等赵谦益把话说完,就被牟光英一阵苦涩的冷笑打断:“的确是举世罕有,把一家好好的航空制造企业硬是弄得命悬一线,我看这个庄懂能耐不是大,而是太大喽。”
“那……我们……”赵谦益当然懂牟光英的意思,很明显腾飞集团有些不靠谱,既然如此当然要面前这个团队老大拿个主意。
牟光英皱着眉,眼眸微闪,正准备说些什么,办公室的门便被敲响了,牟光英连忙止住话头,让门外的人进来。
很快一位穿着职业套装的漂亮韩国女职员便推门进来,眼见牟光英和赵谦益连忙躬身打招呼:“牟先生,赵先生,刚刚接到金社长的指示,邀请您二位以及二位所属的骨干下午3点前往汉城国际机场参加集团重大战略调整发布会!”
“重大战略调整?”牟光英与赵谦益都不约而同的看向对方,从彼此的眼眸中看到无法掩饰的诧异。
第974章 并购金额:57亿美元
汉城国际机场。
牟光英和赵谦益等人按照安排提前来到大宇集团重大战略调整发布会的现场,刚刚落座,牟光英便被忽然刮来的寒风冻得缩起了身子,旋即抱怨道:“大宇集团今年是怎么了?明知道11月天气格外冷,还把这么重要的发布会放到机场这样的空旷户外,搁在室内不好吗?”
也难怪牟光英如此,他是某岛人,去了美国又长期居住在气候宜人的佛罗里达,哪里受得住韩国这种寒潮夹杂着海风的狗屁天气。
赵谦益听罢立即点头:“谁说不是呢,我一直就不适应韩国的鬼天气,尤其是冬天,结果……”
然而就在赵谦益情绪到位,准备爆局粗口时,却忽然止住了话头,无他只因为大宇集团控股的KAI航宇集团的执行副总裁,同时也是大宇集团社长金先生次子,金宇哲朝他们这边走过来。
礼貌的与两人握了握手后,金宇哲便用英文关切的问道:“是不是觉得这里太冷呀?”
牟光英和赵谦益对视一眼,刚准备矢口否认,却不成想金宇哲主动开口:“其实我也觉得这里太冷,说实话,若不是为了发布‘亚洲特快’这个未来集团十年内最重要的产品,也不会将发布会放在这么个鬼地方,没办法,整个韩国也只有这里才能放得下这样的大家伙。”
虽然知道大宇集团选择汉城国际机场作为发布会的举办地势必会与转型航空制造有所关系,可还是让牟光英和赵谦益吃了一惊,没想到大宇集团这么快,居然把堪比波音757的“亚洲特快”给弄出来了?
也难怪两人会如此震惊,要知道这款被中国叫做FCNB—2000,被韩国称作“亚洲特快”的民航飞机项目,虽然在初始设计上取得不错的进展,但因为大宇集团和腾飞集团在总装线的设置、系统整合以及其他部分技术细节等问题上分歧不断,导致整个项目的进展并不大。
以至于大宇集团联合韩国几大财团斥资七十多亿美元获得的所谓“世纪末的超级项目”就如同难产的婴儿一样,折磨着每一位韩国人的神经。
本以为这样的超级项目,还会波折不断,落地的时间很难确定之际,金宇哲忽然表示这次战略发布会的重头戏便是推出“亚洲特快”。
这说明什么?
大宇集团正式将腾飞集团拿下了?
“虽然腾飞集团的庄建业非常不情愿,但面对自家企业巨额的财务亏空却毫无办法,所以社长给了他两个选择,要么现在老老实实的将腾飞集团所有有关‘亚洲特快’的项目并入大宇集团,然后每年享受15%的股权分成;要么就接受57亿美元的一次性的股权收购协议,拿钱滚蛋。”
还没等牟光英和赵谦益从诧异中缓过神,就被金宇哲接下来的话给惊得目瞪口呆,愣了好一会儿赵谦益才讷讷的问道:“那……那……庄建业选择了后者?”
“是的,我说了,他别无选择,而今天便是股权收购协议的签订日,届时我和庄建业在大宇集团员工们的见证下,在数百家境内外媒体的监督下,签订完正式协议。
然后顺势启动按钮,对面的巨大机库缓缓打开,‘亚洲特快’的全尺寸模型在牵引车的引导下缓缓驶出,正式宣告大宇转型航空制造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航空工业集团,你们说说,是留在大宇有前途,还是跑到腾飞会更好,恩~~~”
话音未落,金宇哲便一脸玩味的看着牟光英和赵谦益,两人心里咯噔一下,没想到他们私下接触腾飞,准备跳槽的事情被眼前这位金家二公子给知道了,心里不惊才怪呢。
眼见牟光英和赵谦益被自己一句话戳穿,立马就跟鹌鹑一样吓得魂不守舍,金宇哲的脸上荡漾起一层得意的微笑,旋即拍了拍赵谦益的胳膊,有按了按牟光英的肩膀:“看你这脸色冻的,待会儿我会让人给你送两个电暖宝,放心,只要是我金宇哲的员工,都不会被亏待!”
说完便率领一种手下,与牟光英和赵谦益两人擦肩而过,朝着最上层的贵宾席,同时也是这次与腾飞集团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的签字现场缓步走去。
这个时候金宇哲身旁的一位中年人凑到金宇哲耳边低声说道:“总裁,对于牟光英这种不忠的人,应该早点儿处理才是。”
“如果不是父亲大人病重,家里的兄弟姐妹各种龃龉,我早就把牟光英赶出大宇了,可是现在,父亲大人钦点我负责KAI航宇集团,并总览大宇转型航空制造,我不能因为个人的好恶导致不利于集团的事情发生。
诚然牟光英的归属感不强,但终究是有本事的,在我们自己的人才队伍没有成型之前,还需要他的帮忙,这就好比我们在拿下‘亚洲特快’所有技术之前还要腾飞集团和庄建业的鼎力支持一样,至于得到之后吗……就看他们的表现了。”
金宇哲边说边走,中气十足的嗓音配合矫健的步伐,宛若朝鲜李氏王朝鼎盛时期的国君,面对三千里江山挥斥方遒,乾坤尽握,霸气的一塌糊涂。
而周围的人,无论是提出疑问的中年人还是另一次几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无不敬服的落后半步,频频点头。
没办法,如今整个大宇集团上到社长金先生,下到打扫卫生的大妈,都知道这位KAI航宇集团的执行副总裁为大宇集团立下一项超级大功。
那就是连夜飞往京城,与即将动身飞往韩国的庄建业在机场贵宾室长谈6个小时,最终以57亿美元拿下腾飞集团和中信公司手里剩余的22%的股权,至此FCNB—2000项目正式脱离中国方面的控制,成为地地道道的韩国主导的大飞机项目。
不但有主导权,还有主动权,更重要的是全套技术、图纸蓝本甚至工艺,通过57亿美元全部拿到手。
病重的大宇集团社长得知此事,二话不说,立刻推掉重大战略调整发布会的流程,让自己隐于幕后,把金宇哲正是推向前台,让他代替自己主持整个发布会,那意思很明显,就是把金宇哲当成了自己的接班人。
一战成名的金宇哲可谓是意气风发,而这次发布会更是他踩着腾飞集团的脑袋踏入世界航空工业顶级圈层的重要一步,所以他不但要让世界知道大宇集团的野心,更要借着庄建业的黯然,来让世界牢牢记住他金宇哲这个光辉灿烂的名字。
就在金宇哲边走边思考该如何在气场强大的庄建业面前凸显自己时,一位工作人员忽然跑来,贴在金宇哲耳畔低语一句,还没等听完金宇哲便一脸惶恐的惊道:“你说什么?庄建业的飞机出现了严重的机械故障,要进行迫降?”
第975章 中国·长城
就在金宇哲得知消息的同一时间,汉城国际机场内早已是乱成了一锅粥。
庄建业乘坐的是巴西航空航天工业公司与腾飞集团联合出产的ERJ—148C,特别定制款高级公务机。
本来一切好好的,然而即将抵达汉城国际机场时,前起落架液压系统突然出现故障,导致前起落架无法没办法正常放下。
这对一架飞机来说无异于是致命的。
因为高速降落的飞机极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