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第5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1143章 把自己成到唯一
  最典型就是就是现如今的成功集团和西北航空厂了。
  成功集团背靠腾飞集团的高端航材和发动机,从歼7开始,可谓一路开挂,如今已经成为下一代作战飞机的主要承包商。
  西北航空厂同样不为人后,在战斗轰炸机、大型运输机、远程轰炸机以及民用客机等领域跟腾飞集团可谓是全方位合作。
  相继推出FBC—1A;运—18NB;改进型轰6等款现代化机型,成为近几年国内航空领域少有能够推陈出新的企业。
  有这两个珠玉在前,其他航空制造企业自然不为人后,争着抢着想跟腾飞集团合作。
  若是外人看到这么火爆的一幕,都以为腾飞集团是不愁嫁的黄花大闺女,被各种豪门大户的贵公子你争我夺。
  然而事实却是,你争我夺不假,但腾飞集团却不是什么黄花大闺女,至多算是个青楼花魁,贵公子们你争我夺更不是为了长相厮守,而是睡一晚,玩一玩,多占些便宜罢了。
  不然,腾飞集团申请许可的时候,这帮家伙到是帮着点儿呀?结果非但不帮,背地里还各种小动作。
  就算是跟腾飞集团穿一条裤子的成功集团,在听说腾飞集团想要争取许可,甩开他们单干,当家人黄峰也是急急的跑去京城极力的阻止此事。
  至于航天工业那边,就更不用说了,你可以生产,也可以研制,小打小闹我全当看不见,可一旦上了规模,要么分利润,要么把技术共享,不然……你的运动员散热系统是个毛线的东西?信不信给你归类到敏感技术?
  为此,腾飞集团没少跟航天那边斗智斗勇,最后还是联合地方向上施压,外加每年分出所属航天产品13。78%的出口利润才把这事儿给解决。
  “所以……各位领导……我们这些年实在是……”
  离开时6号楼的设计中心,在前往车间的路上,林光华就此事还在介绍着,只是说道动情处一个将近四十岁的油腻大叔,竟然情难自禁,目中含泪,忍了又忍终究是没忍住,哇~~的一声哭出来。
  领导见状,只能是默默的叹息,然后连声安慰,好在林光华及时忍住,抹了两把脸上的泪水继续说道:“正因为如此,我们就必须提升自己的效率,也必须要持续的创新,不然我们在国内没名没分,在国外面临激烈的竞争,如果不能把自己做成唯一,后果就是灭亡。”
  顿了一下,林光华稳了稳心神,然后接着说道:“基于这个现实,我们集团上下始终绷着一根弦,那就是没效率,不创新就意味着灭亡,今天你不前进一步,明天就有可能被你的竞争对手追上、赶超然后被滚滚的洪流所淹没。
  所以我们无时无刻不要求自己居安思危,树立危机意识,然后逼迫自己不断的提升效率,无时无刻不进行技术上的创新和发展,如此让合作伙伴无法轻易的放弃你,让市场因为的效率和创新更加钟情,让竞争对手在追赶中绝望,这才是腾飞集团的核心思想和发展的源动力……”
  林光华还在说着,但领导却在不经意间交换了眼神,都从彼此的眼眸中发现了一种叫做久违的东西。
  是的,真的是久违了,久违的熟悉。
  如今腾飞集团的局面不正是领导早年间投身革命时所经历过的吗?
  只不过革命战争年代结束,国内建设时期开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各种思潮涌动,一夜暴富,追求物质,自由奔放,造富神话,让当初那种在危机中谋求发展,在艰苦中努力勃发的拼搏精神渐渐消磨掉了。
  然后便是日益浮躁的社会和不断内卷的现实。
  以至于不少学者、专家都在宣扬革命战争年代的做法过时,那时候的思路迂腐,既然敞开国内就要学习先进,靠拢西方,如此才能解决一切。
  可是呢?
  今天在腾飞集团他们看到的却不是这些,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体制腾飞集团有,但更多的却是自己独立的创新和不断的拼搏,在看似不可能的局面下打出一片新天地。
  这与当年革命战争时期是何曾的相似。
  就在领导在这个问题上达成默契之时,缓了一口气的林光华也说到这问题:“我们集团董事长庄建业同志这么多年在新员工入职的时候都会送他们每人一部毛选,用他的话说,读懂了毛选就读懂了斗争的艺术和创新的价值,因为这里面蕴含着中国史上最牛创业团队的经验总结和处事原则,在这个事情上与我们企业发展是非常契合的,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思考。”
  “毛选?每人一部?”
  领导闻言有些愕然,没想到腾飞集团居然将毛选当做指导书籍,让集团内的干部职工广泛阅读学习。
  要知道在此时的体制内,也做不到这一点。
  然而林光华却不假思索的点点头,旋即将手里的笔记本展开,递给领导:“别说是新员工,就是我这个干了十多年的老家伙,还要隔三差五的写一些毛选心得呢。”
  领导接过笔记本一看,可不是嘛,上面正是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篇写得读后随笔。
  领导扫了两眼,然后又拿了其他几位腾飞集团陪同的高管和员工的笔记本看了看,几乎都有这类的阅读随笔。
  于是把所有员工的笔记本重新送还之后,领导忽然一声长叹:“我们都以为腾飞集团如何如何盈利能力强,如何如何强,是一个特例,或者说是一个时代特殊时期造就的结果,可是今天我看到的却不是这样,他们有先进的思想武器,有居安思危的奋进意识,有不惧艰难的创新拼搏,这和革命战争年代何其的相似,当年能成立新中国,如今又如何不能造就一个令举世瞩目的中国腾飞?”
  说着,环视了下左右,然后将目光定格在林光华身上:“光华同志,今天来你们腾飞集团着实是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教育课呀,怎么样?接下来你们有什么技术上的好东西,可别敝帚自身,组建中国腾飞光有思想可不行,枪杆子同样也要硬。”
  “这个……”
  林光华没想到领导会说这么一番话,激动之余,老脸颇为尴尬,伸手抓了抓头,讷讷的说道:“要是这样的话,那咱们还是调头吧,前面的那个车间……呃……体现不出我们的实力……”


第1144章 海军陆战队一号
  静,现场出奇的安静。
  虽说达不到落针可闻的地步,但在夏日微风的吹拂下,也着实显得有些诡异。
  没办法,林光华这大实话实在是把大领导等人给雷到了。
  啥叫前面那个车间体现不出实力?
  敢情你们腾飞集团还给他们这些过来视察的大领导们留了一手呗?
  去其他企业,巴不得把最好的,最棒的全都拿出来,好让这些领导瞧瞧这些年取得的成绩,以便日后或是张口要钱,或是趁机索要优惠政策。
  腾飞集团可倒好,把最好的留下来,让大领导们瞧一般的,啥意思?腾飞集团后面的“集团”还想留着,不想加“中国”了呗?
  林光华也知道自己一时激动,嘴瓢瓢了,没经过大脑就把大实话给哔哔出来了,恨不得当场给自己两个耳光。
  可就是把脸打肿了,也没那个后悔药吃了。
  实际上这也不能怪林光华,任谁遇到了两位大领导突然莅临,心里都是慌的,能勉强接待就不错了,至于安排视察流程哪里有那个多余的心思。
  于是一句:“按照以往的程序般。”就把这事儿给揭过去了。
  问题是腾飞集团的程序和其他企业单位的程序可不一样,别人的就算不拿出最好的,也是差不多的上乘货。
  腾飞集团最多就拿出点中档产品应付、应付,因为人家腾飞集团就没指望那些没事儿就安排视察、调研,来刷存在感的所谓领导再来,所以是能简化就简化。
  结果一听大领导要在腾飞集团基础上组建中国腾飞,兴奋之下的林光华忽然想起,如今的视察路线Low得很,怎么能体现中国腾飞的底蕴?于是一高兴就……
  然后……然后……然后就懵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可就在林光华不知所措之际,他忽然发现想,周围的气氛有些不对,似乎已经没人在意他的失误,而是一个个神色古怪的瞧着天空的某个方向,甚至有些还两两聚在一起在哪里窃窃私语。
  “你们这毛选读得好啊,声东击西,围点打援居然用得这么溜,看来平时也没少用在别处吧?”
  这个时候,军内大领导忽然开口,语气谈不上严厉,但多年的威仪还是让这句话颇具震撼力。
  林光华脑袋已经不是懵了,而是嗡嗡的,啥声东击西,啥围点打援?这话单独拿出来自己都听得懂,怎么合在一起就跟听天书一样?
  眼见林光华懵里懵懂的模样,军内大领导冷笑一声:“行了,到这个时候你这拖延时间的阻击战术就不用演了,庄建业回来啦!”
  一句“庄建业回来了。”立时就让林光华反应过来,没想到老庄相隔千余公里这么快就赶回来了?
  但想想也的确应该尽快赶回来,这次视察的领导可不是一般的总部级别,而是跟上层的大领导,是真正做政策导向的人,尤其是那个中国腾飞的事情,自己一个书呆子实在是应付不过来,还是交给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老庄吧。
  “咦~~你怎么不担心,难道庄建业来了,万事就都能解决?”这个时候大领导忽然看向神色明显轻松的林光华,不禁好奇的问了一句。
  林光华这个时候也没什么好怕的了,便实话实说:“主心骨了回来了,我相信他总有办法。”
  “哦~~~”大领导有些意外,但更加好奇:“那我倒想看看,这位在航空、航天领域中搅风搅雨的少帅,究竟是个什么人物。”
  说着,偏过头,询问身旁的机要秘书:“庄建业是坐直升机过来的?”
  “是的!”机要秘书点头:“被空管拦在了8公里外的空域。”
  “如果没问题,就让他进来吧!”大领导吩咐。
  “是!”机要秘书应了一声,旋即转身传达下去,不一会儿的功夫,天空上便响起螺旋桨的轰鸣,声音不算太大,但也没有静到让周围的事物感觉不到,而是那种刚刚好的范围。
  其他人到没什么,军内大领导搞了一辈子装备,光听这声音,脸色就变得有些异样,察觉身旁老同事有些不对劲,大领导便问了一句:“有什么情况吗?”
  军内大领导摇了摇头:“情况都正常,就是……就是……就是这直升机的噪音控制太好了。”
  说着不禁笑了笑:“抛开如此噪音的战术性不谈,座舱里的舒适性是绝对有保证的,最起码不会像其他的直升机那样,不带降噪耳罩根本待不了要好很多。”
  “这么说,来的这款直升机应该是个新型号喽?”大领导敏锐抓住了军内大领导言语中的关键词,皱眉发问。
  军内大领导怔了一下,刚想要说些什么,随着一阵骤然而起的风,一架菱角分明,体型远超直—12,甚至比下马的直—15还要大上一圈儿的直升机,缓缓从高空下降。
  可即便看着体型不小,但给人的感觉却不像直—8plus重型直升机给人一种笨拙的感觉,反而看着更加轻盈、灵巧且十分的萌~~
  而从实际的飞行情况来看,也的确如此,从出现在众人眼前,到快速下降高度,直至平稳落地,更个过程快速且利落。
  若非亲眼所见,很难想象这是一款介于中型与重型直升机之间的大型直升机做出来的动作。
  然而见到这一幕的军内大领导,却看着落到地面的直升机是目瞪口呆,好在螺旋桨掀起的风以及噪音的阻隔,让周围人没听清楚军内大领导的惊呼,否则便会骤然耳膜炸裂的灌进一句:“直—8MAX……这么快就出来?”
  然而就在军内大领导盯着那架全身涂着海洋白的直—8MAX直升机怔怔出神之际,直升机上,靠近驾驶舱的一体化舱门忽然放下,走里面快速跑下一个身穿西服,头发凌乱的年轻人,旋即不顾螺旋桨掀起的大风,一路小跑着来到大领导跟前,扯着嗓子一脸谄媚的喊道:“哎呀呀~~大领导,您能莅临我们腾飞集团真是让我们全集团上下欢欣鼓舞,为了表达我们的敬意,别的也拿不出手,一架海军陆战队一号,还请您好好帮我们指正指正~~~”


第1145章 海军专属
  “海军陆战队一号?这不是美军的叫法嘛?”听了庄建业的话,一位负责陪同的领导不禁皱眉询问。
  庄建业可不是林光华,不怕你搭茬,就怕你不说话,一听有人问,脸上那谄媚的笑容立马绽放到极致:“美国有海军陆战队一号,咱们国家怎么就不能有?更何况我身后的直—8MAX本来就是为海军陆战队量身打造的大型直升机,叫海军陆战队一号不是正应该?当然了,我们也不能事事都学人美军,其实叫海军陆战队十号也是一样的,反正都是咱们国家海军陆战队的空中轻骑,只要海军陆战队的名头不去掉,叫几号都无所谓。”
  说着,庄建业便搓着手看向大领导,带着几分羞涩的询问道:“老首长,要不您帮着订个数?”
  大领导和军内大领导彼此看了一眼,都没有说话。
  不是不想说,而是不知道该怎么说。
  直—8MAX直升机其他人不知道,作为最顶层的几个人,大领导和军内大领导还是非常清楚的。
  因为当时瓷都直升机制造厂在完成直—8改进型竞标,并最终确定由腾飞集团作为合作伙伴和重要的配套生产供应商后不久,又提交了一份补充计划,即直—8小改方案,以却别之前提交的直—8大改。
  基本的参数与现如今的直—8相当的同时,在运行成本和有效载荷上进行全方位优化,使其成为适合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使用的大型多用途通用直升机。
  之所以如此,也是没办法,谁让海军愣是没瞧上直—8的大改方案,也就是现如今的直—8plus重型直升机呢。
  这倒不是海军矫情,对重型直升机没有需求,可问题是就算有需求拿什么承载直—8plus重型直升机这样一个最大起飞重量28。6吨的大家伙?
  是航空母舰还是两栖攻击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