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她影响工作就不好了。
她在这个交往过程中,其实也有点自卑心态。
这个男朋友实在是太过于优秀了,这已经不是人与人比的问题,根本就无从比起。不但同龄人无法相比,就是整个建工学院都没有人可以相提并论。不论是资本还是科技成就。
成永兴曾经领她去过一次林大,中午吃饭的时候,与一群女研究生同桌,刘璇觉得亚历山大。
这些人的学历,学校,都压建工学院本科毕业的她,不止一个档次,但仍然用尊敬的态度与成永兴交流。刘璇都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自己的感受了。
为了弥补这些肉眼看得见的差距,她只能拼命提高自己。在工作中兢兢业业,虚心学习,工作经验也在迅速增加当中。
————————
成永兴其实对刘璇一直有个错误的预期,他内心深处希望见到的是后世的妻子,成熟,善解人意,大度,顾家,对自己夫唱妇随。
冯言曾经问过他,女朋友应该是什么样的,他回答的是后世妻子的特点,而不是现在刚毕业,被大家宠坏了,带些任性的年轻刘璇。
他也在疑惑,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呢?
年轻的刘璇和后世的刘璇是一个人,又不是一个人。
成永兴的脾气实际是与妻子通过了二十多年的相互磨合才塑造的。他的性格在人生中有过两次大的转折,这两次转折都或多或少的跟刘璇有关。
成永兴在变,刘璇也在变。
但现在的问题是,成永兴变了,而遇到的是没有变化的刘璇。
他期望的是一个安静的港湾,这是现在的青年刘璇无法提供的。
后世的妻子,期望着安稳,平静的生活,全家健康,女儿快乐成长就可以了。
对成永兴每天的饮食,每周的游泳锻炼看得很紧。其它的没有什么需求,两个人二十余年间建立起足够的互信,生活已经趋于平淡。
现在的刘璇则期望着浪漫,体贴,被照顾。
这些成永兴不是做不到,但总是觉得与他的预想有差距。
他要集中精力补强数学,上课,还要兼顾公司的各种事情。
他不是一个很能多线程工作的人,同时要考虑的事情多了,就会心情烦躁。
两个人虽然关系正常化了,但成永兴有了新的疑惑,到底自己想要到是什么?青年刘璇如果不会变成后来的妻子,怎么办?
成永兴这次让步,因为他始终在这个世界上,有种挥之不去的孤独感。即使见到了父母,妹妹,这种孤独感有所减轻,但不是消失。
这种孤独感,在发现李丹的男朋友之后,更加强烈了起来。
他经常有种奇怪的抽离感,感觉到自己是以第三人称在看世界。看着自己的肉体在行走,开车,学习。
这才是他真正想找刘璇复合的原因。
人找回来了,但是问题还在,没有解决。
他每周都要花一些时间去陪她,尤其当学习或者工作不顺利的时候,这种烦躁更加无从排解。
这个世界上就没有能理解他的人,青年刘璇也不能。
眼前的刘璇,甚至连照顾他的生活都做不到。
她也到他的住所去过,但都是成永兴在做饭。几年在冰城的独立生活,他已经能做不少菜了。每次出去,都是他在准备所有东西。
————————
两个人虽然频繁交往,但总是有种无法交心的感觉。
与青年刘璇在一起,他感觉自己就是在哄一个小女孩。
年轻的刘璇当然也对他有吸引力,但是这种吸引,更多的来自生理方面的,而不是精神层面的。
年轻,漂亮,活泼,有气质,还有一部分的熟悉属性在不断吸引着她。
成永兴曾围观过很多美国IT富翁婚姻的各种肥皂新闻。当时他就有些奇怪,这些人的外遇对象年纪都很大,而不是年轻的美女,这就跟国内的新闻完全相反。
他有些领悟了,在这个世界上,年轻漂亮的女孩是不缺的。但是能够跟他精神交流的,一个都没有。
他就是孤独的。
第614章 出现
随着年底的到来,物理系慢慢热闹了起来,划破了传统的寂静。
基础科技基金带来的资金支持,正在建设的新实验室,居然给大家带来一种欣欣向荣的感觉。
物理系作为基础基金的最大获益着,陆陆续续进入了收获阶段。
前几批的资金主要给了老教授们,他们的项目都已经筹划多年,一直苦于没有资金支持,所以这些项目,想法,都是想当的成熟。
资金,设备一到位,成果就是立竿见影。
或者是有所发现,或者是结论不成立,不管怎么说,都可以发表一个论文或者是反证。
当然了,基础基金的体量不足,无法支撑对撞机之类的大型项目,但是很多常用的实验设备,旧貌换新颜。
这个学期成了一个高产的学期,陆陆续续,国内国外,大大小小的论文不断发表,很是引起了一片关注。
很多人准备采访,探寻其中的渊源,但是被婉拒了。
在家的几位领导,都清楚这一切的背后,都是资金的支持。投入多了,自然产出就多了,这个东西怎么好宣之于口?
资金的来源并不牢靠,万一把功劳揽在自己身上,金主不满意,跑掉了怎么办?
博士后不同于一般的常规学习,在国外,这就是一种绕过就业签证的曲线政策而已,对双方都没有什么约束力。
冰工大也在经历类似的情况,但没有林大这么明显罢了。因为其他院系早就刷论文刷到手软。
林大物理系很多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被这股热潮带动,摩拳擦掌,准备有所作为。
毕竟物理相关专业,在国内分配困难,那么出国就成了大家最好的选择。而一两篇论文,显然要比英语成绩来得更加有效和直接。
所以整个系的学风都大为好转。平时此刻已经开始跑关系,跑就业的趋势转变为跑图书馆,跑实验室了。
————————
超导材料普查项目的几个主要成员,则没有这方面的担心,而是继续悠哉悠哉做着实验。他们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就种植着一颗论文树,没有必要去再找其它资源了。
小组陆陆续续又发表了几篇论文,慢慢的,这个项目开始吸引了同行的目光。冰工大物理系发消息过来,他们也准备分担一部分任务,希望资金支持。
奉天的东北大学在超导项目是老牌劲旅,也想申请资金的支持,派了老师来洽谈。
林大的实验室还没有建完,但事态的发展,已经不允许她们慢悠悠继续下去了。很多人注意到了这么一个虽笨,但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超导始终是个热门话题,在国际国内,高烧不退。任何在这个领域言之有物的论文都非常容易被发表。而且这种数据类的论文,参考价值随着数据量的累计,在不断增大。
刊登了魏惜寒小组论文的期刊居然发现,它们的销量在慢慢提高!
她们的论文,以一己之力,在拉高整个期刊的引用系数!而且这种效益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少,这种引用,会历久不衰。
数据永远是数据,没有什么过时不过时的说法!
已经有不少国际国内的专家,动手研究新出现的大量数据,试图发现些相互关系,线索,或者是新的假说。
不知不觉间,超导普查项目居然有了国际影响力。
不少同行看到几篇数据后,也反应了过来。在贫穷的中国东北,居然有个实验小组,自筹资金做这么重要的事情!
国外的一些实验室也发消息过来,他们十分有兴趣加入到这个有意义的普查计划里来。希望大家互相协调,他们自筹资金,无需林大这边关心。
超导实验室还没有成立,就开始有国际合作了!
除了合作,一些国外的科技基金也在联系林大,问相关小组是否需要资金支持,他们也可以贡献一部分力量,以支持贫穷的中国同行们继续前进。
—————————
事情的发展,由不得成永兴不出面了。
事情的走向已经开始偏离了初始的预期,数据普查项目眼看着就要大热起来。再不插手,煮熟的鸭子,也许就要飞走了!
魏惜寒几个还在沾沾自喜,每天乐滋滋回复着国内国际的来信,但是成永兴则看到了危险。
国内的学校由于经费原因会找他协调。也就是说,成永兴可以控制国内学校的工作内容和进度,但是国外学校和公司不会。
如果测量速度还这么缓慢,果实被别人摘走也有可能的。
经过简单组织,项目协调会在林大物理系会议室里召开了。
魏惜寒小组拿出一个方案,把近期准备测量的材料进行了分工,首批是常见,易得的化学材料,总共分成20组,国内留下10组。
林大拿了3组,冰城工大拿了2组,其它几个院校各自一组。经费也是足额提前发放。为了这一个项目,基金到现在为止砸进去接近500多万了。但这一次,十组的测试,差不多300万没有了。
成永兴对林大选择的三组材料进行了点微调,计划就实施了。会议结果传给了国外的几个合作实验室,另外10组材料他们也纷纷予以确认。
二硼化镁终于出现在待测名单上,下面能做的就是等好消息了。
————————
几篇论文下来,再加上最近的国内国外大合作,魏惜寒和项目组的几个成员趾高气扬,不复萎靡的样子。
尤其是这次国际合作,这几个项目小组成员,如果想出国的话,至少是混了个脸熟!
几个人开始显露出一副年轻有为的模样,意气风发。
魏惜寒在高高兴兴组织人做测试的时候,她还不知道,项目的资助很快就会停止了。
现在是10个小组在同时进行,成永兴毕竟身后没有国家,支持不动了。要不是超导验室建设进度快完成了,否则都会受影响。
这次国际合作也打响了基金会的名声。更多的学校找到基金会,希望协调项目和资金。
各种项目申请,雪花般地从全国飘了过来。
————————
马上就要到年底,又到分红的时候。成永兴从来没有这么期盼着过年。因为他没有钱了。
不论是他的个人账户还是基础基金,最近都是花钱如流水。
以前不管钱,成永兴对基金花钱没有太大感觉,例如人才培养基金,多次花空了,他都没有感觉,也不再意,反正有钱的时候,就会补充进去。
但是最近,他一直在亲自管理基础基金的花销,看着一笔笔只出不进的支出,银行账户上不断减少的余额,他也感到了肉疼。
第615章 物业
成永兴的学习,熬过了最开始的适应期,逐渐跟上了同龄人的步伐。用学生们的行话说,考试能及格了。
这段时间,他一直在桂林路。这个地点十分方便,不远处就是几个著名的商业中心。走路也许还有点距离,但对于进入了有车一族的他,一脚油的事情。
他整天呆在这里的另一个原因,也是无处可去。
光电总部在春城没有自己的办公楼。
春城的各子系统都在酝酿建设自己的区域总部大楼,只有总部这边还没有什么计划。
好在在南门小区附属建了一个小型办公楼,很快就可以应急使用了。
—————————
奚风华和成万安,最近都跟着孩子住在这里。对父母而言,孩子住哪,家就在哪里。
最开始是奚风华住了过来,紧接着成万安也跟着搬了过来。他一个人住在工厂宿舍区太过孤独,一次做饭好久都吃不掉。
父母搬过来后,成永兴终于解决了做饭的问题,也就不怎么去林大吃饭了。
第一个原因,他也是有女朋友的人了,名花有主,需要避嫌。另外,食堂的饭,连吃了四年,也差不多吃腻了。
最近几天他晚上多了个事情,就是下班的时候,他会开车去建工学院送刘璇回家,她不住校了。
由于天冷路滑,下班的时候人多,再加上是冬天,天黑得早,来往交通,给人以十分辛苦的感觉。
这个举动赢得了女孩子的极大表扬。
————————
在他还在纠结,要不要继续这样送下去的时候,家里母亲发话:希望他送完女朋友回来后,把她和老爸接回来。
父母现在住在市里,每天要骑车40多分钟去单位,也是很辛苦。大冬天在雪地里骑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成永兴深深为没有考虑这些而自责。
上一世,他就对家里的事情缺乏敏感,由于他身在国外,最后照顾生病的父亲完全是妹妹承担的。这一生又是这样,虽然没有人指责什么,但他应该有所考虑。
但他也做不到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用公司的司机又不伦不类。
想了几天,他终于在事实面前屈服。如果找不到办法的话,日子简直没法过了。每天他早晚就要都开车出去,再加上还要上课,根本没剩什么大块时间了。
南门小区的建设经过短暂的停顿,又逐渐恢复了活力。所以他决定把南门小区的物业先建立起来。
物业在这个时代,是个新鲜事物。尤其在福利分房体制下,人们对物业唯一的概念,就是收卫生费,水费,电费。
这个小区本就不打算收物业费,主要的原因是人们的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没有交物业费的习惯!
很多人干脆不承认这些额外的费用,就连冰城的几个小区也是如此。
几个新建成的小区,收了几次物业费都没有收成,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公司也不差这点钱,干脆也就不收了!
—————————
钱收不上来,服务还要继续,最重要的就是安保服务等。
物业公司下面有个小的车队,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紧急服务,例如就医等。
成永兴准备把接送住户上下班,作为车队工作的一部分。住户再按照出车的次数支付费用。
当然了,估计到最后,只有他有这个需求,其它用户肯定舍不得花这笔钱。
有钱好办事,物业公司汽车队立刻就建立了起来,成永兴也就从每日的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