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造富年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造富年代- 第3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作为国内不多的风投公司;精卫投资的员工肯定会面临这种诱惑,虽然他现在给的工资不低;但是也架不住一些国际资本的战略需要。
  千金买马骨,不是只有中国人才会玩,挖一些懂的国内投资的人,是站稳脚步最快的方法,多花点钱不算什么!
  李卫东不能寄希望于这些员工的忠诚度,忠诚只是因为给的薪水和期望足够,若是有人能给更大饼,离职也不是什么违背道德的事。
  随后,李卫东来到姜宗涛的办公室,估计是这栋楼最好的位置了,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向外看去,能够俯瞰整个京城最核心的地段。
  按照规定,二环以内不能有高于四十五米的建筑物,而这座大楼属于紧邻二环外不受这个限制,反而成了附近的一个制高点。
  正直傍晚的晚霞照耀,远处宫殿的红砖绿瓦在夕阳的照耀下,散发出绚烂的光彩,显示出大气磅礴的气势来。
  一股澎湃的心情油然而生,李卫东猜测这应该是流淌在骨子里的帝王思想在作祟,可悲的“皇城根”啊!
  姜宗涛倒了几杯茶,对正在看窗外风景的李卫东说道:“董事长,您喝茶!”
  然后又对刘大椿和豆饼示意,“刘总,朱总,请!”
  “你这个办公室不错,站起来就能看到皇城,整个京城最核心的地方都在你目之所及啊!”李卫东回头笑着说道。
  “机缘巧合,本来想要租西边的B座呢,那边的也便宜点,但是只有顶层的一层了,就租了这边的,当时郑总上来看了一眼,就被震撼了,立马同意租下来!”
  “其实,郑总本来是想要把总公司搬到这边来的,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就留在沪城,这间办公室就便宜我了!”姜宗涛笑着解释道,脸上还故意表现出捡便宜的样子。
  “嗯,老郑书读的多,京城还真比较合适他,沪城那边没有那么厚的文化底蕴!”李卫东点头说道。
  姜宗涛沉吟了一下,恍然大悟地说道:“您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怪不得郑总每次来都要四处看,原来是有文化认同感,他还买了一处四合院呢,来到京城就住那儿,据说是他家的祖宅!”
  “不错,总算满足了他家老爷子的心思了,思京呀!”李卫东一愣,感叹地说了句。
  从这事也看出,郑思京是个重孝道的人,也是个重情义的人,李卫东很满意,百善孝为先,这样的人就算是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那个徐总是怎么回事,哪一年来公司的,投资风格挺激进!”李卫东喝了口茶,随口问道。
  姜宗涛瞄了一眼李卫东的脸色,想要猜测老板对徐欣的印象如何,也好选择适合的话术,只是李卫东的脸色比较平静,看不出丝毫情绪。
  无奈之下,姜宗涛以平静的语气说道:“徐欣,山城人,大概是65年出生吧,我这里有她的简历!”
  姜宗涛说着就站起来,先是走到办公桌后面,拿出一串钥匙,然后打开旁边的柜子,取出一个文件盒。
  “这是公司中层以上员工的工作简历,徐欣是金陵大学88年外语系毕业,不是科班出身,这一点我的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姜宗涛拿出徐欣的简历给李卫东说道。
  他们公司的员工一般都是金融或者法律,次一点的也得是相关的专业,但是外语专业的员工还从来没有出现过,所以当时公司员工对徐欣的闲言碎语也比较多。
  过了一会,姜宗涛看李卫东已经把简历看完了,就又说起了一些简历上看不到的东西,毕竟简历上的履历比较生硬,只是简单的记录了某年某月在哪里工作!
  “她毕业后进入建设银行总部工作,后来又进入会计事务所,工作了大概三年,进入到百富勤投行工作,看时间,算是经历了百富勤快速发展的那几年!”
  百富勤是一家港岛的投行,成立的时间还真不长,但是在前两年势头非常的强劲,成立不到八年帮助各公司融资额就达到了1700多亿,成为亚洲最大的投行。
  当然这里面是否有大陆的关系也未可知,因为这几年也是大陆公司在港岛上市的最频繁的时期,这其中差不多有七成是由百富勤出任上市保荐人。
  但是成长太快,就容易栽跟头,当然这里面是否有阴谋论,谁也不好说,反正是因为一笔担保贷款无法偿还,后来又因为本来承诺贷款的银行断供,不得不宣布破产倒闭。
  “金融危机爆发后,百富勤因债务问题惨遭破产,当时万国证券想要收购呢,只是后来被港院裁定由巴黎银行接管,当时郁总还挺郁闷!”
  这里面的猫腻就更多了,万国证券想要收购,实际上出的条件要好于法国巴黎银行,但是最后的裁定还是败下阵来,郁渊自然不能甘心,就耍了点小动作。
  姜宗涛继续说道:“虽然收购没成功,不过郁总的收获也不少,那段时间百富勤的员工流失比较严重,许多员工高管从百富勤离职后进入万国证券,让万国证券的力量壮大了不少!”
  “徐欣就是在这个时候进入万国证券,当时他在百富勤已经是资产管理部总监,后来也就拟任命为万国证券在港岛分部的资产管理负责人!”
  “上任前在沪城总部参加内部的高级培训,当时郑总恰逢其会,去万国证券找郁总商量一个项目的上市事宜,就让郁总拉着讲了几句,徐欣就是在这个时候认识了郑总!”
  “会议后,徐欣找郑总请教了几个投资问题,郑总对她很欣赏,正好我们这边组建风投二部,就被推荐到这当副总监,一段时间后就成了风投二部的总监!”
  姜宗涛笑着继续说道:“据说当时郁总很郁闷,自己费尽心机掏空了百富勤,还没焐热的,就有一员大将被咱们精卫投资给挖走了,硬是讹了郑总还几顿饭!”
  “不过郑总的眼光就是,徐总的能力非常出色,来到公司的第一项目就是投资网易,当时网易还在羊城,不属于咱们京城公司的管辖区域,按理说咱们不能投资,应该转给深城分公司!”
  “但是不知道徐总是怎么说动网易的创始人,直接把公司搬到了京城来,就这样我们才有机会投资了网易,后来您又建议咱们追加投资,后来又投资了几轮,才有现在的股份!”
  “现在深城公司的黎总没事就跟我抱怨,说咱们不讲武德,从她手里抢项目,弄的我都不敢见她,不敢接她的电话!”姜宗涛有些无奈地抱怨道。
  当然也仅仅是抱怨而已,这事别说他事前不知道,就算知道,也会当作不知道,好项目是要抢的,再说人家已经搬到京城了,自然属于他的地盘。
  “现在网易上市,市值飙升,再加上她投资的好几家公司目前的估值都不错,成绩斐然,徐总的地位也越发稳固,有时候高伟也得给她面子!”
  李卫东点点头,虽然还是没有想起在哪里见过她,但是这些经历也说明了一个问题,这个女同志是个人才。
  百富勤能够让她做一个部门的总监,说明她的能力已经得到公司的认可,后来郁渊又让她负责港岛分公司的资产管理负责人,说明对她的能力也比较认可。
  郑思京也看中她的能力,来到公司也证明她的能力不错,至少胜任一个投资部的总监。
  这么多的层层筛选,若是滥竽充数,没有点能力的早就被淘汰了,现在还能在这个位置上,就已经说明这是个人才。
  而且她的投资思路,李卫东还是比较认可的,李卫东有钱,所以他的思路就是宁可投错不可放过,未来的历史证明,在创业初期投资成功的回报率会高到可以弥补相对较低的投中率。
  李卫东放下她的简历,然后随口说道:“这么说,还真是个人才呀,风投嘛就得胆子大一点,没有风险哪来的收益,好好培养,说不定她就是下一个合伙人呢!”
  姜宗涛吓了一跳,拿合伙人当诱饵,这饵可不小,连忙说:“是是是,她现在是公司着重培养的后备力量!”
  李卫东端着茶杯向场外评论员一样地说:“能给公司创造超额利润的人,要重奖,要起带头促进作用,你们根据行业内一贯的做法起草一份考核奖励的方案,报到公司来!”
  “是,我会尽快的组织人手来研究这个方案!”姜宗涛连忙说道,这个方案是不是应该包含对公司主要负责人的奖励呢,这是个问题呀?
  又闲聊了一会,喝了一壶茶,李卫东才起身离开了,姜宗涛把李卫东送到楼下,看着他离开后,才回到楼上,看了一眼站在前台有些拘谨的小姐姐没有说话。
  回到办公室,没过多久,徐欣走进姜宗涛的办公室,又过了一会,前台小姐姐也走进姜宗涛的办公室。
  又过了一会,两人一前一后的走出办公室,前台满脸的喜色,怎么都掩饰不住。
  “陆敏以后你就去二组,我会交代你们经理好好教你,有什么不会的要抓紧时间学习,时间不等人,希望你能尽快的熟悉流程,然后开始进项目组!”
  “徐总,谢谢您能让我进入投资部,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努力,尽快地学习,一定不会给您丢脸!”陆敏连忙说道。
  “不是给我丢脸,你也来公司一年多了,公司的淘汰率有多高不用我说你也知道,不适应的都要收拾东西走人,而对我的影响就是再让人事招位新人而已!”
  “还有,你应该感谢姜总或者其他人,是他让你来我们二部的,用不着感谢我,而且你感谢他们的方式不应该是口头,而是要把工作干好,证明的你的能力!”徐欣回答的锋芒毕露。


第502章 民族企业家
  新世纪广场精卫投资公司内部发生的这一系列职位变化,李卫东毫不知情,当然即使他知道了也不会觉得奇怪。
  这些人都是人精,对与李卫东有关系的人哪能不有所表示的,当然这个表示也仅仅是适当的照顾,给个机会。
  万一李卫东以后提起此事也有個交代,不然也不会有徐欣对陆敏的这几句严格的话;该教的已经教了,没那个悟性也就只能这样了。
  在投资公司工作收入高,地位高,但相应的工作强度大,压力大,能在投资公司的个个都是狼;都想要吃肉;让别人喂哪有狼性。
  李卫东离开后;又和在京城的几个下属聚了聚,吃顿饭才算了却这帮子人的一份心意,然后才回到酒店。
  当然这个酒店可不是汉东宾馆,而是旁边陈军前两天订的,李卫东一直没我在入住的星级酒店的豪华套房。
  这几天陈军一直在酒店等着李卫东,今天好不容易等到了。
  虽然李卫东和陈军说过,这几天没有什么事情让他自由活动,可以到母校里看一看,或者和京城的同学们聚一聚。
  但是陈军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一直在酒店里等候李卫东的吩咐,也就是在今天上午李卫东开会的时候,确定没有其他情况了,他才有机会去母校看了一眼。
  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酒店里候命,生怕李卫东有事情找他的时候,若是他不在而耽误了李卫东的事情。与自己的前途不利。
  相比去母校看一看和熟人聚一聚;叙叙旧,联络一下关系;自己的前途无疑是更重要的。
  三天了,李卫东终于来了,再不来这钱一天天的花的冤不冤,他这个秘书没有老板在,还是秘书吗?
  接下来的几天,李卫东白天随同代表团一起开会讨论,晚上就和京城的故旧们喝喝茶,聊聊天,随处溜达,过的有滋有味。
  这天汉东代表团的会场显得非常肃穆、隆重,按照会议安排,今天会有领导参加他们的分组讨论,并听取代表们的宝贵意见。
  按照惯例,今天他们的讨论会很有可能会登上今晚黄金时段的新闻,至于播出时间长度会和领导级别有关,反正全国人民都能看到。
  在汉东的领导心目中,今天的讨论会要比第一天的开幕式重要,毕竟第一天是镜头扫过,能不能看清人都两说,今天算是专题了,最少也得有一两分钟的时间播报。
  自然一再强调,谁出问题;谁负责,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千万不要说,谁坐在前面,谁坐在后面都是有讲究的。
  为了今天的这个讨论会,他们已经准备了两三天,排练了多次,要在领导面前露脸,在全国人民面前露脸,必须要注重体统。
  会场的每个人都很紧张,虽然谁会和领导对话,都已经有过安排,但是谁知道领导会不会突然有了兴致,临场发挥一下,谁便找个人聊两句,万一应对不当,算不算事故?
  大家是既兴奋又紧张,既期望又害怕,露脸谁都想,出了状况,谁都害怕,事情不一定太大,但是有可能让你提前退休。
  领导进场,众人热烈的掌声欢迎,一切按照既定的程序走,发言都有发言稿,倒也没出什么纰漏。
  最后领导的总结发言一结束,今天的会议就算是完美的结束了,只是在要结束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
  朱总好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一样,对坐在前排的李卫东笑呵呵的问道:“卫东同志,听说你今年的提案还是关于减免农业税?”
  李卫东本来以为今天的会议就要到此结束,正想着一会去机场接来看望他的老婆孩子呢,没想到还被领导点名问问题。
  好在不是什么新问题,李卫东心里也早有腹案,这个提案他专门找人做过调研,这类问题难不倒他,连忙站起来回答问题。
  李卫东站起来还没有开始说话,朱总又笑着说道:“坐下,坐下说,咱们今天是座谈会,站着说话可不算数。”
  朱总的玩笑话,让整个会议室里发出善意的笑声,当然很多人都在羡慕李卫东,让朱总开玩笑的代表可不多。
  李卫东也不矫情,笑了笑坐到自己的座位上说道:“朱总,我今年的提案确实还是关于减免农业税方面的。”
  李卫东清了清嗓子,语气平静地说道:“咱们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发展,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国民经济飞速的发展,人均收入迅速增长,这是我们都能切身感到的。”
  “尤其是在城市体会的更明显,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尤为迅速,但我们不能忽视农村和第一产业发展的相对滞后。”
  “这个时候若是对农业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