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练武平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种田练武平天下-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池桥松一拳一脚,有种独特的韵味。
    让孔宏才越来越心惊,这赫然有了《疯牛大力拳》的行云流水质感。
    等一趟拳打完,他不禁开口询问:“你回家干什么了,怎么拳法进步这么快?”
    快到从倒数直接飙升前列。
    能把《疯牛大力拳》打出行云流水质感的熟练度,跟他习武的这群学员,只有三五人可以做到。
    池桥松沉稳应道:“我家住在山上,遇到一头大野猪,生死搏杀,我忽然领悟《疯牛大力拳》中生涩的部分,然后把大野猪打死了。”
    “啧啧,看来你悟性不错。”
    孔宏才不疑有他,他没有扫描眼,看不出池桥松到底什么境界。
    转过身,他对一众学员说道:“武者,生来就要战天斗地,与人斗与兽斗都一样,真正实战中才能更好地磨练武功。
    不过……”
    他顿了一下,语气严肃:“池桥松的做法我不提倡,你们还在打根基,根本没有实战能力,贸然搏斗,吃亏的是自己。”
    整整一个上午,孔宏才都带着学员,修炼《疯牛大力拳》。
    他教学生秉持一个道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拳练百遍一样自见。
    中午休息。
    去食堂打饭的间隙,有好几个之前没怎么说话的学员,都过来跟池桥松套起了近乎,还凑到一张桌子上吃饭。
    池桥松并不鄙视这种见风使舵的行为,但也没有多少交际的兴趣。
    这些十三到十八岁的少年,与他的实际年龄有代沟;而且未来真能修成武道的,似乎也没有几个人。
    下午不再练拳,学员自修。
    会有气功老师上课,池桥松带着一张皮垫子,赶去了气功课教室。来学气功的学员并不多,空旷教室里稀稀拉拉不到二十人。
    池桥松找个角落,放下皮垫子坐上去,学其他学员一样,双腿盘膝。
    上课铃响了有五分钟,讲课的老师才端着茶杯走进来,穿着一身道袍,本名刘春,真的是县城道观的道士。
    学员们私底下,都戏称刘春老师为春春子——道士大多有道号。
    实际上刘春并未取道号。
    “老师好。”学员们有气无力的起立。
    刘春挥挥手:“坐下吧,今天照常,跟我念一段《紫霞清尘》经文,随后各自修炼导引术,寻找气感。”
    《紫霞清尘》的经文,池桥松有,刚进讲武堂的时候就人手发了一本。
    不过光有经文没意义,必须有老师教授导引术,才能找到所谓的气感,导引天地灵气入体,温养一口属于自己的“炁”。
    炁到高深处,可掌中降雷,威力不可阻挡。
    但。
    下士三境的内功境界,炁藏于体内勃而不发,跟普通人没啥区别,顶多画画符,做做法事。只有进阶上师三境,才能以御炁战斗。
    “武道外功的六大境界,是力士、勇士、武士、大师、宗师、大宗师。
    武道内功也划分六大境界,但好像下士三境是居士、道士、羽士,上师三境是法师、天师、大天师……
    名字多少沾点不同。”
    正因为武道内功的下士三境,没有什么拿得出手本事,所以跟着刘春学习气功《紫霞清尘》的学员,才这么稀少。
    还都以女学员居多。
    几位男学员,可能还是冲着女学员才过来。
    众人跟着刘春老师摇头摆尾念完经文,又说了一些导引术的要点,接下来就是自习,个人独自摸索气感。
    池桥松也在按照导引术的方法,呼吸,吞吐。
    仿佛从游离的空气中,过滤某种特殊的气态物质,但实际上他呼气吸气,一点特殊的感觉都找不到。
    没有气感,鼻尖倒是传来淡淡的清香味道。
    这些来上气功课的女学员当中,肯定有人擦了香粉之类,这让他微微恼怒:“真影响我找气感!”


第十二章 十二路弹腿
    下午的气功课,没学到任何实质内容。
    池桥松有些理解前身,为什么学了几堂《紫霞清尘》气功课,就不再来学气功了,这实在太虚无缥缈。
    就算找到气感,养出一口炁。
    下士三境半点战斗力都没,学了等于没学。
    至于进阶上师三境,御炁战斗,确实实力飙升,可难度好比考清华北大,谁能有这个信心。
    再者气功课老师刘春,懒散温吞,学生背后都喊他春春子,一点尊重没有,这也间接影响对气功有兴趣的学员。
    不过再飘渺,池桥松也要学这门气功,因为这是讲武堂唯一教授的气功。
    当天晚上住在宿舍,第二天大清早,他就带着提前准备好的礼品,找到了刚从教师宿舍起床的孔宏才。
    “孔老师。”
    “这是干什么?”孔宏才把袋子打开,看到里面的肉干、烟酒,口中客气,手上却没有把袋子推开。
    “我学《疯牛大力拳》感觉已经到了瓶颈,练下去丝毫没有新进展,所以我想再学一门其它武功。”
    “再学一门?”孔宏才沉吟,“不是老师说你,池桥松,你的武学资质很一般,靠着生死间的悟性勉强有所突破,正该稳扎稳打,而不是冒冒失失的练新武功。”
    这是他的肺腑之言。
    武道就像盖房子,根基不牢,上面怎么可能垒砌房屋。
    池桥松摇头:“老师,我只是学一门新的入门功夫,孔老师您不是还会一门《弹腿》吗,我想试着学一学。”
    “是《十二路弹腿》……你这样练武,我怕你身体练坏了。”
    “我多花点钱买药材。”
    见池桥松坚持,看在礼物的份上,孔宏才不再多说:“好吧,以后下午我有空,你就跟我学《十二路弹腿》。”
    “多谢老师!”
    …
    …
    …
    上午池桥松不再修炼《疯牛大力拳》,改到下午练习《十二路弹腿》,这是一门入门的腿法,练到老死,也就力士境下三等的模样。
    孔宏才没空的时候,他就去上气功课,跟着刘春念《紫霞清尘》经文。
    啪嗒。
    啪嗒!
    池桥松抬腿高踢,后院杂草丛中立着的木桩,被他踢得梆梆作响。
    一趟腿法下来,身体微热,如今他是力士境,学入门功夫没有以往那么难。但是苦练几日之后,愈发感觉到这具身体的武学资质有多差劲。
    那种肌肉协调频率,那种关节扭曲幅度,还有节奏的变化,都让他深感别扭。
    “如果没有一亩薄田金手指,我打熬一辈子,都进不去力士境。”池桥松叹息,肢体不协调的感觉很难受。
    但他施展《疯牛大力拳》的时候,却毫无凝滞之感。
    仿佛自己就是个武道天才,指哪打哪,想怎么控制身体就怎么控制身体。
    “这进一步证明了,一亩薄田的强大,一枚果实就让我脱胎换骨!”他没有丝毫气馁,即便不是武学天才又如何。
    他靠种田,也迟早种成大宗师。
    …
    …
    …
    一周时间匆匆而过。
    周末的时候池桥松没有选择留在讲武堂,直接坐上倒骑驴回家。
    家门口稍有变化,池父和池母低价从城里拉来一批旧砖块,铺在在门前草坪,修了个小广场,这样下雨也有个走路的地方。
    “大哥!”
    池小芽乐呵呵的迎出来。
    “吃的在袋子里,你自己找。”将蛇皮袋子随手一扔,池桥松就赶去自己的田舍。
    一亩薄田有池父代为照看,目前安然无恙,满田的扁豆秧子,已经挂满了翠绿翠绿的扁豆角,一串挤着一串。
    毫无疑问,接下来扁豆会丰收。
    不过他无心关注扁豆,直接走到一亩薄田中央,看向随风摇曳的月桂树。树丛之中,一朵淡淡的小黄花盛开。
    “《十二路弹腿》凝聚1%……”
    见状,池桥松大喜:“妙哉!”
    材料库里就有一包现成的肥料,他没有丝毫犹豫,直接选择施肥。一道光从天而降,洒落在月桂树上。
    小黄花枯萎、凋谢,黑色的小果子快速成熟。
    香味扑鼻,沁人心脾。
    摘下果子,放进嘴里轻轻咀嚼,淡淡的几乎没有味道,化作一股清气进入肚子里。下一刻熟悉的暖流升起,向四肢百骸扩散。
    脑海中玄之又玄的信息不断闪烁,那是《十二路弹腿》的万般变化。
    身体不由自主跟着运转,一双长腿在扁豆田里上下翻飞,再猛地翻个跟头,跃出篱笆墙,来到一颗大树旁边。
    抬腿,啪嗒,树干断裂。
    连踢上中下三处位置,树干也连续上中下三处断裂。
    树干倾倒,池桥松却不放过,长腿仿佛镰刀,对着树枝就是一顿踹,将树枝一一踢断,最后对着半截树桩,脚背狠狠击打。
    砰咚!
    树桩当即碎裂成一堆烂柴。
    “呼呼。”
    保持着用腿击打的姿势,等待身体的燥热消退,池桥松才缓缓收腿,身体重新站定:“力量上的增幅并不大,看来入门功夫对身体的强化,也就我现在这样了。”
    “不过。”
    “《十二路弹腿》,我完全掌握!”
    他不确定自己的战斗力,是不是从下三等跃进中三等,但绝对比之前的自己强不少。如果再与游山鼓战斗,击杀绝对不难。
    擦擦额头的汗。
    重新看向一亩薄田。
    ……
    薄田一级:一亩
    肥料库:暂无
    本灵根(1):月桂树(《疯牛大力拳》圆满、《十二路弹腿》大成)
    外灵根(0):暂无
    灵作物:扁豆
    ……
    肥料用完。
    《十二路弹腿》的信息保留,以供瞻仰。
    “和《疯牛大力拳》一样,《十二路弹腿》也需要一个契机,才能从大成提升到圆满。”池桥松心中想到。
    不过有一点。
    他觉得自己得找时间,把突破力士境的消息放出去,再去学习更高级的武功。
    这次的入门横练功夫,对他的实力提升并不大,就算学会再多,也难以帮助他提升境界,属实浪费肥料。
    “进山打猎去,最好让我碰到一头老虎。”
    大成的《十二路弹腿》,让他走路的时候,整个人有种云端漂浮的感觉,如果有一阵风吹来,他怀疑自己会不会飞起来。
    以往爬山的那种疲劳感,一点都感觉不到。
    跟腱处的筋肉皮膜,被强化不少,奔跑跳跃能力大幅度提升,这一点着实令他高兴。


第十三章 文明新装
    “一道坎真贫瘠啊!”
    从一道坎转到五道坎,池桥松心中不禁感慨。
    这些矮山的树木千篇一律,小动物也大差不差,猴、狼、豹、虎、熊一个遇不到,连野猪都不再能遇到。
    不过他也理解。
    墨坎县城就在千里翠陇陵边上,本地猎人多年开发,山中的大货早就被赶尽杀绝。
    他能碰到一头游山鼓,属实运气。
    “灵根也找不到。”他蹲在一处山谷的地上,用小铲子挖土。
    这是一棵药材何首乌,顺着岩石泥土挖过去,不多时就把何首乌的根给挖出来,可惜瘦小、干瘪不成型。
    只能拿回家晒干,丢给二叔拿去冲量。
    掂量一下手中没什么重量的何首乌,池桥松摇头畅想:“要是挖到一颗人形何首乌,岂不是发达了?”
    他在旧报纸上看过不少大人物的奇遇故事。
    其中有一篇,记载的是大夏民国一位隐士宗师的故事,据说这位隐士宗师乃是建国前出生,如今已有一百五十岁。
    他年轻时武道稀松平常,活到老年依然浑浑噩噩。
    谁想到一次野外探险中,挖到一根长成人形的何首乌,吃了之后满头白发立刻变得乌黑,武道也锐意精进,一举冲破大师、宗师境界。
    因他并未娶妻生子,所以即便突破宗师境界,也没有出山争斗的心思,最终选择在深山中隐世不出。
    至今无人知晓他是不是死了。
    这故事发表在《狐报》,真假难辨,但人形何首乌确实存在,大夏民国官方出版的《药典》中,记载它为十大仙药之一。
    不过仙药大多藏于深山老林,千里翠陇陵全是低矮山头,不知道多少猎人来回奔波,估计藏不住什么仙药。
    无奈返程。
    回家将顺路采的几味中药材,丢到屋前的竹匾上晾晒。
    池小芽正带着堂弟池桥水,帮池母摘菜叶子;二婶则倒出一堆干货,拉住池桥武帮忙挑挑捡捡;池父也才刚回来,去院中洗澡去了。
    “中午也不回来吃饭,饿了吧,锅灶上给你留着呢。”池母嗔怪的说道。
    “好。”
    池桥松真饿了,雪白的大米饭连吃两海碗。
    如今他是力士境,食量大增,无肉不欢,平常打猎的小动物,都进了他自个儿的肚子里。
    “二婶,最近跟二叔贩卖干货,收益怎么样?”吃完饭,他搬来小板凳,帮着二婶分类归纳收来的干货。
    二婶抱怨:“还没见到几个回头钱呢,这几天连着天下雨,山货坏了好些。”
    “权当交学费了,以后看季节收货,梅雨季就收不容易受潮的干货,等天气好了,再收那些不经放的干货。”
    “可不是咧,还是小松你脑子灵活,你二叔笨呢。”
    “二叔胸中有沟壑,只是缺少一个平台。”池桥松说道。
    二婶听完很高兴,但嘴上却一个劲的埋怨:“有个屁沟壑,大文盲一个,算个账都能给人糊弄。前几天去卖山货,八毛一斤的铁拐枣,给他算成五毛一斤,亏了两块多钱呢!”
    “找补回来没?”
    “哪有,人家不承认,哼,以后县城前街那家炒货店,再不往他家送货了。小松,你可不能去他家买炒货。”
    “好。”
    …
    …
    …
    往后的时间里,池桥松在家与讲武堂两地跑。
    因为《十二路弹腿》已经大成,他也就没心思再跟着孔宏才加练腿法,琢磨着等几天就宣布自己突破力士境。
    然后再学更高级的武功。
    他看中了另一位教横练功夫的老师宋翔宇,宋翔宇乃是武士境高手,掌握的武功当中,有一门《泼风快刀》煞是威风。
    力士境能修炼《泼风快刀》,练到高深处,能一路破境到武士境。
    所以他找到机会,给宋翔宇送了点礼,先留点印象,回头方便求教。
    当然孔宏才这边也不落下,时常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