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医生,别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陈医生,别怂!- 第5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后,陈南找人办了首都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卡。
  他需要去听听学生们最朴实而且最真切的想法。
  坐在大一教室的最后一排。
  陈南忽然感觉回到了学校一般,那种感觉是如此的令人怀恋。
  不过,这一次来,他可不是为了怀念来的。
  这是一节中医基础理论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的核心所在。
  而老师站在台上,面色严肃的开始讲课。
  “今天咱们主要讲气化!”
  “所谓气化,就是气血津液的变化……”
  而下面的学生,不到15分钟,就开始走神了,30分钟之后,已经陆陆续续的倒下了一批人。
  “哎,同学,一会点名的时候,你叫一下我哈,谢谢了!”
  陈南听着身边同学的话,忍不住苦笑一声,点了点头。
  睡觉……这真的是学生的问题吗?
  陈南笑了笑:“讲的不好吗?”
  对方无语翻了个白眼:“大哥,我是理科生好吗?”
  “现在突然给我讲哲学,妈呀……你觉得我能听懂?”
  “再说了……这什么气血津液、藏象……这都看不见摸不着……”
  “我突然感觉中医就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突然让我学习这些,太难接受了!”
  陈南听完,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
  随后在纸上写到。
  “意理深奥,艰涩难懂!”
  随后,陈南继续听讲。
  他听得倒是津津有味……
  但是,忽然意识到了一些事情。
  那就是……
  其实中医基础理论,完全可以不是这么晦涩难懂的。
  而真正导致晦涩的问题,不在于老师,而在于教材!
  陈南翻看一番之后,惊讶的发现了一个问题。
  难点、重点,全在前面。
  而一进门,序言就感觉到了一种厚重感。
  这好吗?
  《中医基础理论》自五版统编教材独立成书以来,藏象与气化两章的先后位置一直变化不定。
  五版先讲藏象,后论“气血津液”;
  六版则“气血津液”在前,藏象在后。
  及至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新世纪一版和统编相同。
  二版则与六版一致。
  但是不论何者在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涉及后一章节的大量概念、原理。
  而原因就在于现行教材对藏象与气化的分解不彻底、教材知识框架不完善等等缺陷,不是调整章节排序所能解决的。
  这都是晦涩难懂的东西。
  别说刚刚上来的高中生了。
  就是给一个硕士生去讲,或者是博士,乃至于主治医师,他都说不清楚。
  这样的东西,你刚刚上来,就给高中生讲,能懂吗?
  这就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所在!
  这是《中医基础理论》需要好好去思考的问题。
  所以进一步剖析、分化藏象气化理论体系,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编写《中基》教材,既是《中基》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也是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需要。
  后来,陈南陆陆续续去了大二大三……
  当他到了大四课程的时候,却遇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这是中医内科学的现场。
  台上的老师进来以后,大家发现对方竟然空着手!
  老师年纪不大,只有35岁,长得仪表堂堂。
  “今天,咱们讲脾胃科,泄泻。”
  大家似乎已经习惯了这老师不带课本了,而关键是……
  这节课的人数,很多!
  远超其他课,而且学生都很认真,记笔记的很多。
  男子笑着说道:“泄泻。”
  “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而泄泻呢的病因呢……说实话,我都不想看了!”
  “这从我上学到现在,没有变过……你就说,不能改改吗?”
  “哎……还是那老一套的话术,致泻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命门火衰等等。这些病因导致脾虚湿盛,脾失健运,大小肠传化失常,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而成泄泻。”
  “来,你们说,把前面的泄泻换成失眠,能不能用?”
  “换成胃痛、腹胀……一样不一样。”
  “什么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这来来回回这么几句话!”
  “还有治疗!”
  “说实话,大家把书合上吧,这书不用看了,治疗原则都不用看!”
  “这太落后了!”
  “人家陈南教授都在国际上说了,炎性肠道疾病都可以用外治法……外治法!”
  “泄泻不就是炎性肠道疾病的一种吗?”
  “所以,我觉得,咱们不用去看书了,好好想想,辨证论治,这知识太落后了,你们是新一代的中医,应该有开放性的思维。”
  “外治法,也能治!”
  “针灸、吐纳、拔罐、熏蒸、中药外敷,都能治!”
  “这就涉及到了两点,第一:对于致病原因的病症论治;第二呢,是陈教授的观点,应该结合现代医学优势,中医药的靶向治疗,对有针对性病位疾病,进行药物直达治疗……”
  男子讲得很有意思。
  台下听得也很有意思。
  陈南听得很认真,甚至开始记笔记了。
  “这位同学,你站起来说说……这个如果用病位治疗的话,该怎么治?”
  “别记笔记了,这有啥好记的!”
  “你上课,就听我就行,我要做的就是培养你的治病思维,这东西是活的,笔记……是死的,你要笔记,你直接开着录音就行。”
  “回去听。”
  “说的就是你……还得我去请你吗?”
  “最后一排中间第三个座位,那个白色外套戴着帽子戴着眼镜那个,低着头……还低着头……”
  说话间,众人纷纷看向后面。
  而陈南抬起头来,顿时愣住了,因为大家都在看着自己……
  一时间,陈南也有些尴尬了。
  “这个……”
  “您叫我?”
  台上的男子点了点头:“难不成还有其他人?”
  大家忍不住笑了起来。
  陈南为了怕人认出来,特意戴了眼镜和帽子,虽然……也没有人认出来吧。
  陈南咳咳一声:“我……”
  台上的男子忽然皱眉,他看着陈南:“这位同学,你叫什么?”
  陈南咳咳一声:“我叫……陈南。”
  此话一出,顿时现场哈哈哈的全都笑了起来。
  台上的老师也是忍俊不禁:“好名字!”
  “呵呵……”
  “咿呀?”
  “我靠!”
  台上的王景明忽然一句我靠说出口。
  台下众人全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但是……大家都没有明白对方的意思。
  而这个时候,王景明瞪大眼睛:“你……摘了帽子?也摘了眼镜!”
  陈南尴尬的笑了笑,摘掉了。
  王景明直接站起身来:“这节课,我……不敢讲啊!”
  “大家把掌声送给身后这位同学!”
  “我给大家做个介绍吧。”
  “这位,就是在国际舞台上,把咱们中医药事业发扬光大的,在世界肿瘤新药发布会拿到了最受期待奖,在亚洲外科年会,拿到了年度优秀外科奖,在世界炎性肠道疾病会议上,更是把中医带到世界!”
  “陈南!”
  “陈教授!”
  “掌声欢迎。”
  台下众人都惊呆了。
  “我靠!”
  “靠,靠,靠!”
  “真的假的?”
  反应过来的众人,这才齐刷刷的看向陈南,满目震惊。
  疯狂的声音充斥在教室内。
  而陈南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王景明忍不住脸红的看着陈南:“陈教授,我是你的粉丝!”
  陈南连忙摆了摆手:“别这样,王老师,我是你的粉丝!”
  “要不然,我来听您讲课来了。”
  大家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对于这个接地气没有架子的陈教授,大家都很喜欢。
  一番闹剧之后。
  陈南在下课之后,把王景明约出来聊了几句。
  “陈教授,您怎么来了?”
  王景明有些扭捏和激动。
  陈南笑了笑:“来看看学生们对于教材的看法。”
  王景明闻声愣了一下,然后面色凝重的说了句:
  “教材不改,任何政策,都没有用!”
  “这一套教材,已经废了!”
  “或者说,废了越来越多的传承和中医。”
  “这些话,我不该说的,但是……陈教授,您既然去做这件事儿,我觉得,我必须得说出来。”
  “因为,中医需要改变了!”
  陈南闻声,面色凝重的点了点头:“我也觉得。”
  “不过……”
  “王老师,我能邀请你,加入我的团队吗?”
  王景明一听这话,顿时内心激动了起来。
  “我……”
  “我可以吗?”
  ……


第381章 高手!
  王景明的加入,让陈南对于教材的认识更加深刻了一些。
  教材改革,关乎中医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未来,陈南不敢大意。
  王景明的意思是,在学校内组织问卷调查,听一听学生的反馈。
  虽然说,问卷调查十有八九成为一次毫无意义的工作,但是……其中肯定还是能得到一些真实的声音。
  很快,王景明和赵建勇这边就开始了筹备工作,周六的早晨,两人就在校园里搭建起来一个问卷调查的场所。
  而这边,陈南原本也想要去校园看看情况的,却收到了来自晋省李光明的电话。
  “陈主任,有件事儿,挺着急的,得请你帮个忙。”
  李光明的声音有几分低沉,陈南好奇的问了句:“李院长,咱们这关系……有什么事儿,你直接说就行了。”
  “出什么事了吗?”
  李光明摇了摇头:“你在晋省中医药大学上学的时候,听过一个人名吗?裴国恩。”
  陈南听见这个名字之后,不由得愣了一下。
  “当然记得!”
  “裴老不是咱们学校出了名的名师吗?”
  “在教学工作一线做了四十多年的老师,还主动申请延迟退休,现在有七十多岁了吧?”
  “我记得我开学的时候,裴老还给我们做演讲了。”
  “老人家怎么了?”
  李光明有些无奈的说到:“裴老他现在遇到了一件事儿。”
  “裴老退休之后,就在附属医院坐门诊。”
  “结果,前段时间遇到了一个患者,这老人和裴老之前也是老朋友。”
  “老人有长期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脑梗……病史有点复杂。”
  “而关键在于,老人家前段时间脑梗了,出院以后,找了裴老给开中药治疗,本来吧……这件事儿也没有什么。”
  “但是,关键就在于……老人家又脑出血了!”
  “老人家脑出血以后,家里人赶紧送到了省人民医院抢救,做手术。”
  “可是,这老人家就是不答应手术,而且非要找裴老。”
  “家属好不容易把裴老请到了医院,但是……来了以后,非但没有劝说老人,而且,还说手术完了,即便是能活下去,也活不了多久了。”
  “不建议手术!”
  “结果,家属这就不高兴了,把裴老赶走了,可是……人赶走了,老人家就是不手术,闹腾的厉害!”
  “家属一生气,就把裴老给告了,结果事情就给到了医调委这边,现在医调委这边,我们和西医组的专家讨论来,如果……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这裴老可能真的出问题啊,晚节不保!”
  “哎……”
  “这事儿闹得挺着急的,我和老陶讨论来讨论去,也拿捏不准,这不,想请伱过来帮帮忙。”
  “当然了,我也不是说一定要偏袒裴老,关键是……这患者现在还躺在病房内呢,现在只能内科治疗,可是据说出血量挺大的,基底节区出血30毫升,这是显然需要手术的。”
  “这已经过了十二个小时了,这种手术,最好是在6…24小时之内。”
  陈南听完之后,没有太多的犹豫,直接点头答应了下来。
  “好,我现在开车回去。”
  “保证好患者的安全再说吧。”
  陈南说完,也不给赵建勇打电话了,直接下楼开车,朝着源城市赶去。
  裴老这个人,陈南印象很深。
  这位老人家还真的是不图名利,据说早些年让他做院长,他不做,说要做老师,后来……给提了省名医,原本这是好事儿啊,可是……谁知道老人说了句,当了省名医病人太多了,没时间好好备课,直接给推了。
  老人习惯性的一件白衬衣,西服裤,黑布鞋,鼻梁上挂着一副黑框眼镜,但是记忆最深的,还是那眼镜左边的支架上,永远有一团白色胶布给粘住的地方。
  这位老人,脾气很倔,也很硬气。
  当时做讲座的时候,因为说的兴致很高,直接对一些专家破口大骂,校长也有些难看,就准备让裴老歇歇,结果……裴老转身对着校长就说“孬种”。
  说起来,这位裴老,绝对是晋省中医药大学一道别致的风景。
  当然了,裴老这一生,虽然没有多大的权利,更没有多大的名号,但是……他却在首批国医大师评选的时候,有不少的投票,虽然最终没有通过,但是……足以看出来他在很多名医心中的地位。
  ……
  ……
  陈南抵达源城市的时候,已经中午十二点了。
  “陈主任来了!”
  李光明看见陈南到来以后,忽然不知为何,竟然松了口气。
  不知不觉间,似乎他对于陈南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陈南点头:“李院长,患者呢?”
  来之前,陈南就给李光明约好了先去看患者。
  毕竟,当下最重要的还是患者的病情。
  无论是裴老也好,抑或是患者家属也罢。
  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在于患者的病情上。
  裴老不支持手术,而患者本人也很排斥手术。
  但是!
  患者家属和医院的医生,都建议手术。
  这个看似都是为了患者好的事情,但却遇到了一些不可调和的矛盾。
  所以,此时此刻,无论调和哪一方面,或者说无论让谁妥协。
  都没有用!
  最好的办法,就是治疗好患者。
  如果患者好了,矛盾自然也就没有了。
  这时候,李光明忍不住问了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