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下摩托罗拉的墨西哥厂,虽然报导中只写出“国际知名手
机厂”,可是鸿海还是随即在重大讯息上发布:“该文标
题、内容捕风捉影、百项杂陈,未尽确实查证之责任……。
对上述错误报导,本公司将保留法律追溯权。”但是事实证
明,鸿海董事长郭台铭当月便在美国与摩托罗拉签约。
所以,当一家公司在重大讯息上澄清市场谣言时,所谓
无风不起浪,大部分这些谣传往往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报纸:由于媒体间竞争激烈,置入性行销已是难以
避免的趋势,因此新闻广告化、广告新闻化经常令投资人摸
不着头绪,有的投顾公司更是透过高段的手法买下广告版
面,刊登某公司大利多的消息,有时候这些广告版面甚至出
现在证券版面,鱼目混珠的情况让不了解内情的投资人以为
是记者的客观报导。事实上,这种报导与投顾老师在电视台
喊盘的效果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引诱散户进场,所以投资人
阅读报导时必须注意,如果整篇报导以 (本报讯)处理,完
全没有刊登记者的名字,那它就可能只是投顾公司的广告文
稿。
台湾并没有像美国企业有获利预警的机制,因此必须注
意公司老板和发言人在报纸上的措辞,有时业绩表现不佳的
公司会提前对投资人打预防针,而透过大老板语带保留的言
词中,也可以判断股票的进出。一位科技公司的财务长曾在
会计师事务所上班,有一次他在报上看到一则不起眼的新
闻,是一家半导体厂的董事长用一大堆理由来解释公司的营
运状况,其中一段 “由于产品有降价压力,达成财测仍需努
力”,让他赶快卖掉手中的股票。这位财务长很庆幸地表
示,后来这家半导体公司上市当年度就调降公司财测。
不过,也会出现明明业绩很差,却仍在法说会上说得天
花乱坠的公司,等到业绩公布时常会令市场大失所望,股价
因此重挫。这样的公司在金融市场上早已被列入黑名单:
2004年6月15目无预警申请重整的博达公司,董事长叶素菲
在6月初与记者碰面时,还一再强调公司最坏的时期已经过
去了。如果这样的言论被报导在报纸上,可能会吸引无辜的
投资人买入股票。因此对一家公司的老板听其言、观其行,
同时追踪其信赖度是必要的功课。
找出上市公司一些动作的动机是很重要的,有的公司找
记者出国、带法人去大陆参观工厂,其背后真正的目的就是
塑造企业形象和拉抬股价。其实一些法人和媒体也都非常了
解公司的生态,像我最近遇到一位大证券公司的自营商,他
就对我说:“赶快去买XX公司的股票,他们在月底要带记
者和法人去大陆参观工厂。”所以,弄清楚新闻报导或是法
人评估报告是在何种情况下写出来的,就可以探出个中蹊
跷,而网路的便利便是可以让你上网查询当日各大报纸的新
闻,如果报导的内容大同小异,那么可能只是上市公司的录
音机或是传声筒罢了,虽然仍有可信度,但不一定要全盘接
收。
三、即时资讯:即时资讯讲的是时效,但准确度往往不
如需要一再查证的报纸报导,但即时资讯在盘中对个股的股
价有着立即性的影响,不可不慎。有一位在证券公司担任公
关的朋友,跟着外资买股票,选择外资持股相当高且绩优好
的台达电子公司,有一天在收盘前看到一则即时新闻:“台
达电的电源供应器被IBM回收”,这则讯息并没有进一步的
分析这项动作对台达电的影响,可是光是回收这个字眼,就
让他吓得赶紧砍出股票。
结果台达电当天下午在重大讯息做出澄清,IBM回收是
针对该批所生产的五十余万个电源供应器中,发现有六个发
现过热的问题,台达电并评估因为是四年前的旧款,估计回
收率为十分之一,总损失金额估计在美金100万元以内。这
对一家一年赚66亿元的公司影响毕竟有限,可是因为这条讯
息,却让这位朋友卖在该档股票的起涨点。
即时资讯常成为市场耳语的大本营,对盘面的股价涨跌
有立即的影响,因此也特别容易被有心人士操控,有时一则
“据传闻”、“市场谣传”的新闻,常会让一家公司的股价产
生剧烈的波动,即使许多公司在即时新闻登出后立即出面澄
清,可是在股价涨跌之间却已经进行财富的重分配,因此建
议用动机论看待不负责任的消息,对于内容不详、没有数字
佐证的坏消息,同时没有给公司澄清机会的即时资讯多保持
一份质疑的态度。
*理 财 密 码
*当一家公司在重大讯息上澄清市场谣言时,所谓无风不起浪,大
部分这些谣传往往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投资人阅读报纸上的报导时必须注意,如果整篇报导以(本报讯)
处理,完全没有刊登记者的名字,那它就可能只是投顾公司的广
告文稿。
*即时资讯常成为市场耳语的大本营,对盘面的股价涨跌有立即的
影响,因此也特别容易被有心人士操控。
近距离接触大老板
全天下的老板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善于编
梦,而好老板和坏老板的区分在于前者会努力让梦
想成真,而后者就永远停留在做梦阶段,甚至让投
资人梦碎。
做任何投资,必须对你所投资公司的经营者有所了解,
尤其这些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必须是没有贪念、不会假公
济私,甚至因为循私导致公司灭亡的人。
曾经有一家公司因为总经理外遇,大老婆要求离婚分财
产未果,因而踢爆公司做假交易的内幕,一时间猪羊变色,
这家在投资人心目中优良的公司顿时原形毕露,股价因此重
挫。这种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对投资人而言简直是无妄之灾。
老板的信用常是投资人一个重要的判断因子,2004年中
以来出现的地雷股,如博达、讯碟、皇统等公司,都与老板
的心态有直接的关系。一位在股海打滚近二十年的老手说,
他最大的失败案例,就是被上市公司的老板骗了,因此不能
不拿着放大镜检视老板的言行举止。
所以,和你投资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对谈,就可以了
解他是否是一位值得信赖的人,所谓 “听其言、观其行”,
近距离的贴近大老板,是理财必要的步骤。
想要了解一家公司的老板,通常有下列管道:
一、股东常会:再如何霸气、枭雄级的老板,在股东常
会这一天都会对股东特别好,让股东畅所欲言,因此股东常
会上是你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中唯一可以与老板面对面,甚
至请教问题的时候,只要你的态度可亲,不是存心找碴,通
常大老板都会给你机会。一位有“股市何丽玲”之称的黄小
姐,就常常献花给经营绩效良好公司的董事长,因而让许多
大老板对她印象深刻。
二、法人说明会:大型公司,尤其是有赴海外发行GDR
或ECB的公司,通常每一季都会举行法人说明会,中小型公
司通常是董事长亲自出马,至于大亨级的董事长一年总会出
席至少一次。大老板的言行举止在一场二小时的法说会中总
会留下蛛丝马迹,是否值得信赖在你心中已有定见。通常法
说会后会安排法人接受记者询问,建议你可以留下来聆听,
甚至主动和老板对话。
三、追踪大老板公开场所的行程:有些报纸上会报导某
大企业家到何处去做公益活动、研讨会、工厂破土,或是大
型展览会场的开幕等,这些都是近距离接触老板的机会,而
他们绝对比你去追星容易许多。过去国民党的大掌柜刘泰英
每个星期日清晨都有上指南宫爬山的习惯,对于这位一人
(李登辉)之下、万人之上的刘泰英,在各公开场所总是来
去匆匆,所以星期日爬山是唯一可以长时间与刘泰英相处的
时间,因此我与其他二、三位记者总是在星期日一大早就到
指南宫山下报到,在晨曦中迎接刘泰英。对于这样的工作,
我的确乐此不疲,因为语出惊人的刘泰英常会说出一些宫廷
秘辛,而一趟爬山之旅的对话,也常常是报纸上的头条。
除了记者之外,到指南宫爬山的还包括冀望升官发财的
官场人物,显见利用非正式管道是另一个与老板接触的方
法,即使连登山客看到刘泰英,也偶尔会请教一下财经大事
和股市行情。
四、巧遇:人生有许多惊奇在你不注意的时候上演,有
时你会因为自认是小人物,不敢与大人物接近而错失良机。
例如我曾经在垦丁度假饭店巧遇友达董事长李焜耀,或是在
好几场的音乐会中碰到广达电脑董事长林百里,由于当时我
主跑金融,对科技一窍不通,更因恐惧而不敢上前攀谈,因
此让机会擦身而过。
抓住当面请益机会
2005年初在美国的消费性电子展上我再次遇上李焜耀,
这次因为工作关系,我紧抓住机会,在短短二十分钟的对话
中,立即感受到一位经营者的企图心与雄才大略,同时给了
我未来想要投资哪家公司的清楚轮廓。
根据我多年的经验,最容易巧遇达官贵人的场所是音乐
会,尤其是国际级的音乐会,通常这些知名乐团或音乐家来
台只演出一、二场,因此科技新贵、红顶商人大都会出席这
为期不长的知名音乐会。
事实上,提起勇气与老板对话所吸收的资讯可能超出你
所能想像。我曾巧遇联电董事长曹兴诚,使得投资联电可转
换公司债获利倍增;十多年前刚当记者时,一回去新加坡巧
遇美国前国务卿季辛吉,虽只是短短十分钟的请益,瞬间却
让我了解美国大人物看问题的角度与国内官员的不同。有一
回去马尼拉出差,在回台的飞机上,碰巧旁边坐着的是当时
中华开发总经理胡定吾,他一看到我便很幽默的说:“你是
不是买通了航空公司?”因为在那一趟旅程中,他不得不回
答所有我提出的问题;不过,那时除了几个有时效性的问题
外,我更好奇的是他的人生、生活和价值观。所以一趟飞行
之旅后,我对于镁光灯下的胡定吾有了不一样的诠释。
所以奉劝大家,如果有任何机会巧遇你认得的大人物,
一定要勇于开口,虚心请教他所专长的领域。人生处处充满
惊奇,像是巧克力盒中摆放的各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会
吃到什么口味,但只要愿意尝试,就有各般滋味在心头。
五、特过报章媒体的报导,长期观察:有些人不须透过
面对面的接触,从报章杂志的报导也可读出经营者的企图
心,我女儿同学的妈妈与我分享,在国内各企业家族的第二
代中她最看好新光集团排行老三的吴东亮,因此她长期观察
现任台新金控董事长吴东亮的一言一行,并因而买台新金控
大赚的心得:她说老板认真、公司基本面好,股价有潜力的
公司是她长期投资的主要标的,2002年1月,台新金控刚挂
牌,挂牌前台新金控完成国内第一桩的银行合并案,台新银
行合并大安银行,而大安银行的呆帐很多,让台新银行一口
气打掉近200亿元的呆帐,台新金控的挂牌价不到14元,几
乎在历史的低档,这已符合本书前面所提从屏东站上车的原
则。
而会让她投资台新金控的原因还是吴东亮具有前瞻的策
略和认真的打拚精神,因为新银行刚成立时,台新银行在新
银行中是敬陪末座,甚至换了好几任总经理,新银行成立十
年后,台新银行在新银行势力消长的过程中脱颖而出,甚至
合并在成立之初名列第一的大安银行,显示吴东亮确实有两
把刷子。
这位妈妈虽然是家庭主妇,但投资回到最单纯的境界,
就是你的信念,她肯定吴东亮经营台新银行的绩效,再加上
他来自国内的大家族新光集团,因此在大家对台新金牛
信半疑中,她相信吴东亮,投资台新金控,在半年内创造获
利倍数的记录。而她真的没有看走眼,吴东亮在2005年获得
亚元杂志 (Asia Money)颁给他的台湾最佳执行长 (Best
CEO)奖项,是国内首度有企业家得到该个人奖项。
一般而言,上市上柜老板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第一种
是业务出身,具有过度吹捧的特色,他们的言论常能左右股
价,但折扣可能也最大;第二种是财务出身,一家公司最关
键的是销售与产品,即是业务与技术,所以财务出身的经营
者必须仰赖他人,他只能在财报上打转,格局不大,企业也
较难有太大的爆发力,更糟的是有的经营者会利用财务上的
专业,进行五鬼搬运的伎俩;第三种是技术出身,长年埋首
实验室,这种经营者不善于与外界接触,但对于发表的数字
也比较实在。
无论是哪一类型的老板,全天下的老板都有一个共同的
特点,就是善于编梦,而好老板和坏老板的区分在于前者会
努力让梦想成真,而后者就永远停留在做梦阶段,甚至让投
资人梦碎。
*理 财 密 码
*所谓“听其言、观其行”,近距离的贴近大老板,是理财必要步骤。
*参加股束常会、法人说明会,甚至追踪大老板公开场所的行程,
并且善用每个巧遇,都可能让你的观念和理财都有很大的获利。
*大老板善于编梦,其人格特质是美梦成其与否的关键。
全民运动
股票市场需要人气,需要热络成交量,才能使股价
上涨,但交易过度热络,全民皆股却常是股市行情
反转的讯号。
2000年3月,我去美国凤凰城探亲,一位老公在英特尔
上班近二十年,但从来没有碰股票的朋友,在一个午餐的宴
会上高谈阔论,分析英特尔股价走势,还建议大家赶快买英
特尔股票,在前一年她还是一位十足的家庭主妇,当时对于
大家谈论热络的台股还流露鄙视的眼神。看她一年来判若两
人,我当时随口说:“你这种热衷股票有点不寻常,美国股
市大概快跌了。”
没想到一句玩笑话竟一语成真,代表美国高科技股的那
斯达克指数在4月创下逾5,056点的新高后,网路泡沫化后一
路重挫达到腰斩,全球股票市